TOP

房颤“警报器”,如何早期识别并干预这一“隐形威胁”

2024-06-05 08:1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房颤,这一心脏疾病中的“隐形威胁”,因其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患者忽视。然而,房颤若不及时识别与干预,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中风、心力衰竭等,对患者的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因此,掌握房颤的早期识别方法并及时干预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如何成为房颤的“警报器”,以及早期识别与干预的策略。

一、房颤的早期识别

1. 症状识别

房颤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虽然因人而异,但通常包括:

心悸:偶尔感到心跳加快或心跳不规则。

气短:进行日常活动时,如爬楼梯或快速行走,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

乏力:身体容易感到疲倦,即使进行轻微的活动也可能感到力不从心。

胸闷:心脏跳动异常可能导致胸闷不适。

头晕: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短暂性的头晕,这可能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或血压降低所致。

黑朦:在体位改变时,眼前可能会突然发黑,数秒后恢复正常。

多尿:部分房颤患者会出现多尿症状,这可能是由于心房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心房内压力升高,进而刺激肾脏产生更多的尿液。

此外,房颤患者还可能出现胸痛、晕厥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应引起高度重视。

2. 体征检查

除了上述症状外,房颤患者还可能表现出一些体征,如:

脉搏短绌:即脉率小于心率,这是由于心房颤动导致部分心跳未能有效传导至心室,从而未能产生有效的脉搏。

心音强弱不等:听诊时,可发现心音强弱不一致,这是由于心房颤动导致心室收缩不规则所致。

3.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诊断房颤的“金标准”。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观察到心房颤动的典型波形,如P波消失、出现f波(锯齿状波)等。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动态心电图(Holter)进行长时间监测,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二、房颤的早期干预

1. 生活方式调整

对于房颤患者而言,调整生活方式是预防和控制疾病进展的重要手段。这包括: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尽量避免。

合理膳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油腻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提高心肺功能。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降低房颤的发作风险。

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以下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用于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用于降低心室率,减轻症状。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达比加群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降低中风风险。

3. 电复律治疗

对于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房颤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电复律治疗。电复律是通过给予一定量的电流刺激,使心脏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然而,电复律治疗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且可能引发并发症,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选择。

4. 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作用于心脏内特定部位,以消除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从而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射频消融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等优点,已成为房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5. 定期随访与监测

房颤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等随访与监测,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高风险患者,如老年人、有中风病史或心脏瓣膜病患者等,应更加密切地关注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三、总结

房颤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然而,通过掌握房颤的早期识别方法并及时干预,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发病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建议广大民众提高房颤的认知水平,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对于房颤患者而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随访与监测是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郭玉冰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心内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