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便秘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不少人对其掉以轻心。殊不知,长期便秘可能诱发多种普外科疾病,危害不容小觑。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疾病与预防之道。
二、便秘引发的普外科疾病
1. 痔疮:长期便秘,排便费力,直肠末端与肛管周围静脉回流受阻,压力攀升,静脉曲张形成痔疮。内痔常表现为便血,排便后点滴鲜血,甚者喷射状出血;外痔致使肛门疼痛、瘙痒,可触及肛门肿块;混合痔兼具两者症状。
2. 肛裂:便秘致粪便干结,通过肛管时易划伤肛管皮肤,引发肛裂。患者排便时肛门剧痛,呈刀割或烧灼样,便后疼痛仍可持续数小时,伴有少量鲜血附着粪便表面或便后滴出。若久拖不治,裂口反复感染,可演变为慢性肛裂,加重病情。
3. 肠梗阻:严重长期便秘可致肠梗阻。大量粪便积聚肠道,堵塞通道,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行。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且剧烈,腹胀随病情进展而加重,呕吐情况因肠梗阻部位而异,高位者早且频,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与胆汁,低位者晚,呕吐物有臭味似粪便。若未及时治疗,肠道可能缺血、坏死,危及生命。
三、便秘的预防方法
1.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是关键。其可吸收水分,软化粪便利于排出。蔬菜如芹菜、菠菜等,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全谷物如燕麦、糙米等,豆类如黑豆、红豆等皆富含膳食纤维。成人每日宜摄入 25 - 30 克。同时,注重饮食均衡,适量摄取蛋白质、脂肪,少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便秘。
2. 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定时排便有助于建立正常排便反射。可选早晨起床后或饭后半小时尝试排便,即便无便意,也可坐上几分钟培养感觉。每次排便控制在 5 - 10 分钟,避免久蹲致肛门周围血液循环不畅。排便时集中注意力,莫看书、玩手机等。
3. 适度运动:适当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可依自身情况选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每周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室内伸展四肢、转动腰部等简单活动亦有益肠道蠕动。
4.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水分对维持粪便湿润度极为重要。成人每日宜饮水 1500 - 2000 毫升,分多次饮用,莫等口渴才喝。淡茶水可适量饮用,含咖啡因饮料如咖啡、浓茶宜少喝,因其可致脱水,加重便秘。
四、结语
便秘虽小,久则可引发严重普外科疾病。知晓其可能引发的疾病与预防之法,对守护健康意义重大。平日养成良好饮食与生活习惯,积极预防便秘。若已现便秘症状,及时调整改善,如持续时间长或伴其他不适,应速就医,莫延误病情。
(杨岭鲜 汝州市杨楼镇卫生院 外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