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骨科急诊处理指南:骨折、脱位、扭伤应怎样第一时间处理?

2024-07-13 13:5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骨折、脱位、扭伤等骨科意外时有发生。这些损伤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和痛苦,若不及时正确处理,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日后的肢体功能恢复。因此,了解骨科急诊的第一时间处理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骨折、脱位、扭伤的初步处理措施,为大家提供实用的急救指南。

一、骨折的急诊处理

1. 现场评估与安全保障:当发现可能存在骨折的伤者时,首先要确保现场环境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例如,在交通事故现场,应及时警示其他车辆,防止二次碰撞;在户外摔倒的情况下,要观察周围是否有危险因素,如不稳定的物体或陡峭的地形。

2. 初步判断骨折类型:简单观察伤者的受伤部位和表现,初步判断是否为骨折。骨折的典型表现包括局部疼痛、肿胀、畸形、异常活动(肢体不应活动的部位出现活动)以及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断端相互摩擦时产生的声音或感觉)。但需注意,不要故意去检查骨擦音或骨擦感,以免加重损伤。如果怀疑是脊柱骨折,更要特别谨慎,不要随意搬动伤者,以免损伤脊髓。

3. 制动与固定:对于四肢骨折,应尽快进行制动和固定。可以利用现场的木板、树枝、杂志、硬纸板等材料作为临时夹板。固定时,要将骨折部位的上下关节都固定住,以减少骨折断端的移动。例如,小腿骨折时,要固定膝关节和踝关节。固定的松紧度要适宜,过松起不到固定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可以用绷带、布条、三角巾等进行捆绑,捆绑后要检查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如观察手指或脚趾的颜色、温度、感觉和脉搏等。如果发现肢体远端出现苍白、青紫、麻木、发冷或脉搏减弱等情况,应及时调整固定的松紧度。

4. 冷敷与止痛:在骨折部位进行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冷敷的时间一般为每次 15 - 20 分钟,每隔 1 - 2 小时一次。可以使用冰袋、冷毛巾等,但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对于疼痛明显的伤者,可以根据情况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禁忌和剂量,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但有胃肠道疾病等禁忌情况的需谨慎使用。

5. 及时转运:在完成初步处理后,应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搬运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伤者的肢体固定位置,避免骨折部位的晃动。对于脊柱骨折患者,必须采用正确的搬运方法,如使用脊柱固定板或三人平托法,将伤者整体平移到担架或硬板上,严禁弯腰、扭曲脊柱。

二、脱位的急诊处理

1. 识别脱位症状:脱位常表现为关节处疼痛、肿胀、畸形,关节活动受限。与骨折不同的是,脱位时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发生改变,可出现关节空虚感。例如,肩关节脱位时,肩部会失去正常的圆形轮廓,出现方肩畸形,且患者常因疼痛而不敢活动肩部。

2. 避免强行复位:一般不建议非专业人员在现场进行脱位的复位操作,因为不当的复位可能会导致关节周围的血管、神经损伤,加重病情。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医疗资源极度匮乏且伤者无法及时转运,经过专业培训的急救人员可在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和了解可能风险的前提下尝试进行简单复位。

3. 固定与冷敷:在等待转运过程中,同样要对脱位关节进行固定,以减少疼痛和进一步损伤。可以用三角巾、绷带等将脱位关节固定在功能位或舒适位。例如,肩关节脱位可将患肢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髋关节脱位可将下肢伸直并进行适当的外展固定。同时进行冷敷,方法同骨折的冷敷处理,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4. 迅速转运就医:脱位需要及时到医院由医生进行专业的复位处理,复位时间越早,复位的难度相对越小,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越低。医生会根据脱位的类型、程度以及伤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复位方法,如手法复位或在必要时进行手术复位。

三、扭伤的急诊处理

1. 休息制动:扭伤后应立即停止受伤部位的活动,让受伤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得到充分休息。避免继续行走、运动或负重,防止损伤加重。例如,踝关节扭伤后,不要再尝试站立或行走,应尽快找地方坐下或躺下休息。

2. 冷敷消肿:在扭伤后的 48 小时内,冷敷是关键的处理措施。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可使用冰袋、冷毛巾等敷在受伤部位,每次 15 - 20 分钟,每隔 2 - 3 小时一次。注意不要让冷敷物直接接触皮肤,可包裹一层薄布。

3. 加压包扎:对受伤部位进行适当的加压包扎可以进一步减轻肿胀。可以使用弹性绷带,从受伤部位的远端向近端进行包扎,包扎的力度要适中,以能感觉到一定的压力但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例如,膝关节扭伤时,从脚踝处开始向上包扎至膝关节下方。

4. 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肢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有助于减轻肿胀。可以在受伤肢体下方垫上枕头、被子等物品。如上肢扭伤可将手臂放在枕头上抬高,下肢扭伤可将腿部垫高。

5. 观察与后续处理:在进行初步处理后,要密切观察受伤部位的症状变化。如果肿胀、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皮肤青紫、麻木、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一般轻度扭伤在经过适当的休息、冷敷、加压包扎和抬高患肢等处理后,症状会逐渐缓解。在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开始进行康复锻炼,如关节的屈伸活动、肌肉的收缩训练等,以促进受伤组织的恢复,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再次损伤。

在面对骨折、脱位、扭伤等骨科急诊情况时,正确的第一时间处理能够为后续的治疗和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大家应该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给予伤者及时有效的帮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安全,预防这些意外的发生,如进行体育活动时做好热身准备、保持居住环境的安全等。

(史君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外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