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乳腺增生症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常常引起乳房疼痛、肿块等不适,给女性的生活和心理都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中西医结合在乳腺增生症的诊疗方面有着独特的思路和方法,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调节内分泌,帮助女性恢复乳腺健康。
二、乳腺增生症的病因
(一)中医观点
中医认为乳腺增生症主要与肝郁气滞、痰凝血瘀、冲任失调等因素有关。长期的情绪不畅,如焦虑、抑郁、生气等,会导致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在乳房部位凝结成块,引发疼痛。比如一些女性在工作压力大或者家庭矛盾多的时候,乳房胀痛的症状就会加重。另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聚湿生痰,也会影响乳腺气血的正常运行。同时,女性的月经周期与冲任二脉关系密切,如果冲任失调,也会反映在乳腺上,导致乳腺增生。
(二)西医观点
西医认为乳腺增生症主要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孕激素水平相对不足,或者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增高,导致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过度,复旧不全。像一些女性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或者避孕药,就可能增加乳腺增生症的发病风险。另外,精神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也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间接导致乳腺增生症。
三、症状表现
乳腺增生症的主要症状为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乳房疼痛常具有周期性,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一般在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疼痛减轻或消失。疼痛可为胀痛、刺痛或隐痛,可累及一侧或双侧乳房,有时还会向腋窝、肩部放射。乳房肿块常为多发性,可单侧或双侧发生,质地一般较软或中等硬度,肿块大小不一,边界不清晰,活动度良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乳头溢液,液体一般为无色透明、淡黄色或淡乳白色。
四、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
(一)中医治疗
1.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辨证分型,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对于肝郁气滞型,常用逍遥散加减,以疏肝理气、散结止痛;对于痰凝血瘀型,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对于冲任失调型,则使用二仙汤合四物汤,调理冲任、软坚散结。这些中药方剂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改善乳腺的气血运行,从而缓解乳房疼痛和肿块。
2. 针灸推拿: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如膻中、乳根、期门、太冲等穴位,起到疏肝理气、通络止痛的作用。推拿按摩则可以直接作用于乳房,采用揉、按、推等手法,促进乳房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例如,专业的推拿师在按摩乳房时,会先从乳房周围开始,逐渐向乳头方向按摩,力度适中,每次按摩 20 - 30 分钟,每周 2 - 3 次,能有效改善乳房的不适症状。
(二)西医治疗
1.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来调节内分泌。常用的药物有他莫昔芬等,它可以与雌激素竞争受体,从而降低雌激素对乳腺组织的刺激作用,缓解乳腺增生症状。但他莫昔芬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月经紊乱、潮热、子宫内膜增厚等,所以一般不长期使用,且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 定期检查:西医强调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如乳腺超声、乳腺 X 线(钼靶)等,以便及时发现乳腺的异常变化。对于年龄在 40 岁以上、有乳腺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患者,更要加强定期检查的频率和项目。通过检查,可以监测乳腺增生症的发展情况,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乳腺癌变,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生活方式调整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重视生活方式调整在乳腺增生症治疗中的作用。患者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学会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运动、听音乐、旅游等。饮食上要注意均衡营养,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含咖啡因的饮料。同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增强体质,维持内分泌的平衡。
五、结语
中西医结合在乳腺增生症的诊疗中各取所长,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西药治疗、定期检查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的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乳腺增生症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降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女性朋友们如果发现自己有乳腺增生症的症状,不要惊慌,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关注乳腺健康。
(郑守瑞 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