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微生物检验知多少

2024-06-12 20:0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微生物检验是临床常用的检验技术,通过检测微生物,发现和控制由其引发的疾病,为医生提供关于病原菌的准确信息,以便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治疗。

本文将分享微生物检验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到,需要借助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它们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

当正常菌群的寄居部位改变、人体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的情况发生时,正常菌群间的平衡被打破,导致原本不致病的微生物变成致病菌,引起人体感染。此外,自然界中还存在能够引起人类感染甚至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它们引起的人类感染性疾病也不容忽视。

二、微生物检验是什么?

在医学领域,微生物检验是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尿液、痰液等样本中的病原微生物,帮助医生及早发现潜在的感染性疾病,并确定感染的部位、感染程度和类型。临床微生物检验还用于监测患者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的敏感性,预测抗生素治疗效果。

利用微生物检验,可以检测引起传染病和细菌感染的各类病原体,因为病原微生物类型多样,在治疗时必须根据其类型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是抗真菌药物。

除此之外,微生物检验在研究微生物流行病学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应对一些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三、什么时候需要做微生物检验?

首先,当出现感染性疾病症状时,如腹痛、腹泻、咳嗽、发热等需要通过微生物检验确定感染类型;其次当暴露在病原体传播途径后,例如近距离无防护接触患有呼吸系统传染病的病人;食入疑似污染痢疾杆菌、霍乱弧菌等肠道传染病原体的食物,这种情况下进行微生物检验,可以早期发现并控制感染。

四、常见的微生物检验方法有哪些?

1.细菌检验

细菌检验的方式主要有病原学检测和细菌核酸检测两种。其中,病原学检验主要是对病原体的培养及鉴定。细菌核酸检测则利用PCR技术检测样本中的细菌核酸。

2.病毒检验

病毒检测主要分为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两类。其中,病毒分离技术是通过在细胞培养中观察病毒的生长和感染情况,主要用于确认和鉴定病毒种类。

3.真菌检验

真菌检验的方法主要有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其中最常见的是直接镜检。

五、作为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患者应当遵循医生的要求和指导做好准备,这些准备往往包括禁食、停止某些药物或是避免某些特定的饮食行为。应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

其次,有时可能需要患者自己进行样本采集。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一定要根据医生的指示和实验室提供的容器进行正确的采集,并尽可能地减少样本污染。不同标本有不同的采集要求,如尿液应留取中段尿,痰标本应用力咳嗽将痰咳出,粪便标本应收集含有黏液或脓血的部分,溃疡组织、脓汁等应由医务人员清创后采集。采集后的标本直接留在无菌盒中,为了减少污染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采集后的标本要尽快送到检验科。

第三,患者要提供详细的病史信息,包括症状、病史、治疗情况和用药情况等。

最后,微生物检验可能涉及一些传染性疾病。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患者要充分遵守医院和实验室的隔离措施,避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

(陈学伟 河南省夏邑县中医院 检验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