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声音的隐形杀手”揭开声带息肉的神秘面纱

2023-12-06 02:3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声音的隐形杀手”——声带息肉,这一医学术语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但它背后的神秘面纱却往往被忽视。声带息肉,作为一种常见的喉部良性病变,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知识。本文旨在深入揭开声带息肉的神秘面纱,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

一、声带息肉的发病机理

声带息肉主要发生于声带固有层浅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喉炎。其发病机理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但不限于:

过度用声与用声不当:这是声带息肉最常见的致病因素。长期持续的高声讲话、音调过高或过长时间的演唱等均可导致声带黏膜长期受到机械性刺激或损伤,进而形成息肉。常见于教师、歌手、演员等职业用声者。

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鼻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其炎性分泌物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声带,导致声带黏膜水肿、充血,进而形成息肉。

接触刺激性致病因子:长期接触粉尘、化学药品等刺激性物质,也可引起声带息肉。这些物质会损伤声带黏膜,诱发炎症反应。

激素水平变化:声带息肉的发生还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更年期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等内分泌疾病,都可能影响声带黏膜的正常代谢,从而诱发息肉。

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会损伤声带黏膜,增加患声带息肉的风险。

二、声带息肉的临床表现

声带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早期症状可能较轻,声音稍粗糙或基本正常,但发声易疲劳,用声多时更为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声音嘶哑逐渐加重,可由间歇性发展为持续性。息肉的大小、形态及部位对声音嘶哑的程度有直接影响。轻者音色粗糙,发声疲劳,高音难发;重者则严重沙哑,甚至完全失声。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咽喉部异物感、干燥感或咳嗽等症状。

三、声带息肉的诊断

声带息肉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喉镜检查。通过喉镜,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声带病变情况,包括息肉的大小、位置及形态等。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可作出明确诊断。此外,还可进行嗓音声学评估检查及空气动力学评估,以了解发声时声带及通过声门的气流受病变影响的程度。

四、声带息肉的治疗

声带息肉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保守治疗:适用于息肉较小、症状较轻的患者。主要通过声带休息、发声训练及遵医嘱应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等方法来控制病情。发声训练旨在改善患者的发音习惯和技巧,减轻声带负担。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有助于减轻声带黏膜水肿和充血。

手术治疗:若保守治疗无效或息肉较大,影响正常声带闭合和发声功能时,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通常通过显微支撑喉镜进行,切除息肉以恢复声带正常功能。术后患者仍需注意矫正不当的发音习惯,避免嗓音滥用。

五、声带息肉的预防

预防声带息肉的关键在于合理用嗓和保护声带。对于职业用声者,应定期休息声带,避免长时间大声讲话或过度用嗓。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此外,还应增强免疫力,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若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应及时治疗,防止诱发声带息肉。

综上所述,“声音的隐形杀手”——声带息肉,其发病机理复杂多样,临床表现以声音嘶哑为主。通过喉镜检查等诊断手段,可明确息肉的病变情况。治疗时应根据息肉的大小、症状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预防声带息肉的关键在于合理用嗓和保护声带。只有深入了解声带息肉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声音之桥,让美妙的旋律永远回荡在耳畔。

(谷广锋 河南省长葛康复医院 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