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意外创伤出血,急诊科教您如何止血自救

2024-12-18 01:5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创伤随时可能发生,出血是常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紧急状况。作为医院急诊科的主管护师,我深知掌握止血自救方法至关重要。及时、正确的止血措施能为后续医疗救治赢得宝贵时间,显著提高伤者的生存几率。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创伤出血的止血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让大家更直观地学习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有效止血。

一、出血的类型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出血的类型,以便精准采取针对性的止血措施。出血通常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

1. 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随心脏跳动的节律从伤口喷射而出,出血速度快、量多,危险性极大。例如,建筑工人小李在施工时不慎被锋利的金属片割破手腕处的动脉,血液立即呈喷射状涌出,情况十分危急。

2. 静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持续、缓慢地从伤口流出。虽然出血速度相对较慢,但如果伤口较大或静脉破裂较多,同样可能导致大量出血。像张女士在厨房不慎摔倒,腿部被破碎的瓷器划伤,静脉受伤后,血液便是缓缓流出。

3.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从伤口渗出,颜色鲜红,出血量一般较少,常能自行凝固止血。比如小朋友玩耍时不小心膝盖擦伤,出现的就是毛细血管渗血。

二、常用的止血方法

(一)直接压迫止血法

这是最基础、最简单的止血方法,适用于各类出血情况,尤其是毛细血管出血和小静脉出血。

操作方法:

• 迅速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其他无菌敷料直接覆盖在伤口上。若没有无菌敷料,干净的衣物也可临时代替,但要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带有病菌的物品。

• 用手指或手掌用力按压在敷料上,保持压力均匀且持续,一般按压 5 - 15 分钟,切勿频繁松开查看,以免影响凝血过程。

案例:小王在削苹果时不小心割破手指,鲜血涌出。他立刻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伤口两侧,并用干净的纸巾压在伤口上,持续按压了大约 8 分钟,出血就停止了。

(二)加压包扎止血法

对于静脉出血和较小动脉出血,加压包扎止血法效果显著。

操作方法:

• 先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等进行包扎。包扎时要从伤口的远心端向近心端缠绕,力度适中,以既能止住出血又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宜。

• 包扎后要检查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情况,如手指或脚趾的颜色、温度、感觉等。若出现苍白、发凉、麻木等情况,说明包扎过紧,应适当松解。

案例:大学生小赵在参加运动会时,小腿被标枪意外划伤,伤口有静脉出血。旁边的同学迅速用急救包中的消毒纱布覆盖伤口,再用绷带环绕小腿进行包扎,力度恰到好处。随后,小赵被送往校医室,校医检查后称赞同学们的包扎很专业,有效控制了出血,且未影响血液循环。

(三)指压止血法

这是一种临时止血方法,通过按压动脉的近心端来减少出血,适用于头、颈、四肢的动脉出血,但前提是要准确找到动脉的压迫点。

1. 颞浅动脉压迫止血法:适用于头部颞部及头顶部出血。

操作方法: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屏前上方 1.5 厘米处,摸到搏动后,将该动脉压向颞骨。

案例:陈先生在装修时,头部侧面不慎被掉落的工具砸伤出血。他的工友立即用手指按压在其耳屏前上方的位置,成功减缓了出血速度,随后将他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2. 面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面部出血。

操作方法:在下颌角前约 2 厘米处,用拇指或食指摸到面动脉搏动后,将其压向下颌骨。

案例:周女士在美容院做面部护理时,因美容师操作失误导致面部被划伤出血。美容师迅速反应,用手指在周女士下颌角前的位置进行按压,暂时止住了出血,避免了情况进一步恶化。

3. 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适用于肩部和上肢出血。

操作方法:在锁骨上窝中点,用拇指按压锁骨下动脉,将其压向第一肋骨。

案例:快递员小刘在送货途中摔倒,肩部受伤大量出血。路人见状,按照急救知识,在小刘的锁骨上窝中点进行按压,有效减少了出血,直到救护车赶到。

4. 肱动脉压迫止血法:用于上臂下部、前臂及手部出血。

操作方法:将伤肢外展、伸直,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中部的肱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

案例:小学生明明在课间玩耍时,前臂不小心撞到桌角受伤出血。老师立即用手指在上臂相应位置进行指压止血,并及时通知了校医和家长。

5. 股动脉压迫止血法:适用于下肢出血。

操作方法: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用双手拇指重叠或用掌根压迫股动脉,将其压向耻骨上支。

案例:李先生在车祸中大腿受伤出血严重。路过的医生立即在他的腹股沟中点稍下方进行股动脉压迫止血,为后续的救援争取了时间。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压迫可能导致下肢缺血,所以在采取此方法后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四)止血带止血法

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止血方法,但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如肢体缺血坏死等,因此必须谨慎使用,仅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且其他止血方法无效时。

操作方法:

• 先在伤口近心端的皮肤上垫上毛巾或绷带等软物,防止止血带损伤皮肤。

• 选择有弹性的橡皮管或布条作为止血带,将其绕肢体两圈后打结固定,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以刚好能止住出血为准。

• 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每隔 1 小时应放松 5 - 10 分钟(放松时可用指压法临时止血),避免肢体长时间缺血导致坏死。

案例:登山爱好者王先生在登山途中,小腿被滚落的石块砸伤,动脉破裂大量出血。同行队友迅速用备用的止血带在伤口上方合适位置进行止血,并做好时间标记。随后,他们紧急联系救援人员,在等待过程中,按照规定时间放松止血带,最终王先生被成功救下山并得到妥善治疗。

三、特殊情况的止血处理

(一)鼻出血

鼻出血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可采取以下方法止血:

• 保持冷静,身体微微前倾,头部稍低,防止血液流入喉咙引起呛咳。

• 用手指捏住鼻翼两侧,持续按压 5 - 10 分钟,同时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在前额和后颈部,促进血管收缩。

• 如果出血仍不止,可将干净的棉球或纱布条用凡士林或滴鼻液浸湿后,轻轻塞入鼻腔,但不要过深,以免损伤鼻腔黏膜。

案例:林女士因天气干燥,鼻腔突然出血。她按照上述方法,身体前倾,捏住鼻翼,并让家人用冷毛巾敷在额头和后颈,大约 7 分钟后,出血停止。

(二)牙龈出血

• 先用清水漱口,去除口腔内的血块和杂物。

• 用纱布或棉球蘸上云南白药等止血药物,按压在出血的牙龈部位,保持 10 - 15 分钟。

• 如果是由于牙结石等原因引起的频繁牙龈出血,应在出血停止后及时就医,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

案例:孙先生刷牙时牙龈出血不止,他用清水漱口后,将蘸有云南白药的棉球按压在出血部位,12 分钟后出血得到控制。之后,他前往口腔科检查,发现是牙结石问题,经过洗牙治疗,牙龈出血的情况明显改善。

四、注意事项

1. 在进行止血操作前,务必确保自身安全,避免在危险环境中停留,如交通事故现场、火灾现场等,防止二次伤害。

2. 保持冷静,切勿惊慌失措,迅速判断出血情况并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

3. 止血过程中,尽量避免接触伤口,防止感染。如果伤口有异物,不要随意去除,以免加重出血,应等待专业医生处理。

4. 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持续进行止血措施,不要轻易放弃。

5. 伤者如有意识不清、呼吸困难等其他严重症状,在止血的同时要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并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如进行心肺复苏等。

意外创伤出血虽然紧急,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止血自救方法,就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希望大家通过本文的介绍,对止血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也建议大家定期参加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让我们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刘琪燕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