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血液不流失,生命有保障——创伤出血自救互救指南

2025-02-15 09:2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血液,是生命之河中奔腾的水流,它滋养着我们的身体,维系着生命的运转。然而,当创伤导致出血时,这条生命之河就可能面临干涸的危险。了解创伤出血的自救互救知识,就像是在河边筑起坚固的堤坝,守护着我们的生命之水。

一、认识创伤出血

创伤出血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外出血是我们能看到血液从伤口流出的情况,比如割伤、擦伤等;内出血则相对隐蔽,像脏器受损引起的出血,血液流入体腔等。我们这里主要关注的是外出血,因为它更为常见且直观。

当身体受到外伤,血管破裂,血液就会流出。如果失血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一般来说,成年人失血超过 800 - 1000 毫升,就可能出现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二、自救互救的关键步骤

(一)保持冷静

在受伤出血的瞬间,很容易惊慌失措,但此时必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因为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准确地实施自救互救措施。可以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我能行”,让自己先平静下来。

(二)评估伤口

迅速查看伤口的位置、大小和出血程度。如果是小的擦伤,可能只是少量渗血,处理起来相对简单;但如果是较大的伤口,血液呈喷射状或涌出,那就是严重的出血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三)止血方法

直接压迫止血: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伤口较小,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毛巾或纸巾直接按压在伤口上。按压时要用力均匀,持续按压一段时间,一般需要按压 10 - 15 分钟,直到出血停止。比如不小心划伤了手指,用身边的纸巾按住伤口,很快就能止血。

加压包扎止血:对于伤口较大、出血较多的情况,在直接压迫的基础上,可以用绷带或其他布条进行加压包扎。包扎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既要能有效止血,又不能过紧导致肢体缺血坏死。例如腿部有较深的伤口,在按压止血后,用绷带从伤口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起到更好的止血效果。

抬高伤肢:如果是四肢出血,在止血的同时,可以将受伤的肢体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可以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血液流向伤口,帮助止血。比如手臂受伤出血,用三角巾或布条将手臂悬挂在胸前,让手臂处于高位。

(四)清洁伤口

止血后,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对伤口进行清洁处理,防止感染。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伤口内的污垢和异物。如果没有生理盐水,也可以用干净的饮用水代替。但要注意,不要用酒精或碘酒直接刺激伤口内部,以免引起疼痛和损伤组织。

(五)寻求医疗帮助

在完成初步的自救互救措施后,要尽快联系医疗人员或前往医院。即使出血已经停止,也可能需要专业的医生对伤口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比如缝合、打破伤风针等。

三、特殊情况的应对

(一)动脉出血

动脉出血的特点是血液呈喷射状,颜色鲜红,出血速度快。遇到这种情况,要立即在伤口的近心端进行压迫止血。比如上臂动脉出血,可以在上臂的中部用绷带或布条紧紧缠绕,然后拨打急救电话。

(二)静脉出血

静脉出血的血液是暗红色的,呈持续涌出状。处理方法与动脉出血类似,但压迫位置是在伤口的远心端。不过要注意,静脉虽然压力相对较小,但如果不及时处理,也会因失血过多而危及生命。

四、日常准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一些基本的创伤出血自救互救知识,同时可以准备一个小型的急救包。急救包内应包括消毒纱布、绷带、创可贴、生理盐水、酒精棉球等物品。这样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就能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

血液是生命的保障,我们要珍惜每一滴血。掌握创伤出血的自救互救知识,在关键时刻,就能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让生命之河永远流淌。

(刘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外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