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消化内镜下的新发现——超声内镜的神奇之旅

2024-10-09 13:1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医学的广阔领域中,内窥镜检查技术以其直观、准确的诊断优势,成为医生们探索人体内部奥秘的重要工具。其中,超声内镜(EUS)作为一项结合了内镜和超声技术的创新检查手段,正在逐步揭开消化道疾病诊断的新篇章。本文将带您踏上一场超声内镜的神奇之旅,探索其如何在消化内镜领域展现非凡的“超能力”。

一、超声内镜:内镜与超声的完美结合

超声内镜,顾名思义,是将内镜和超声技术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医疗设备。传统的胃镜和结肠镜主要用于观察消化道黏膜表面的病变,但对于黏膜下层、肌肉层甚至消化道壁外的病变,它们就显得力不从心。而超声内镜则能够穿透消化道壁,观察到普通内镜无法触及的深层结构和病变,就像中国传统神话中二郎神的第三只眼,透视人体内部的秘密。

超声内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频超声波穿透组织,通过探头接收反射回来的声波,再由计算机处理生成图像。这种图像能够清晰地显示消化道壁的结构,甚至能够观察到周围组织的细微变化。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首先会进行常规内镜检查,了解病变的范围和局部管腔狭窄情况,然后再通过超声内镜进一步了解病变的浸润深度、周边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等情况。

二、超声内镜的“超能力”

1、精准的病变评估

超声内镜能够精确评估病变的深度、起源和腔外情况,这对于肿瘤的分期和治疗至关重要。它能够获得胃肠道的层次结构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对消化道病变性质进行鉴别诊断,判断其侵袭深度和范围,鉴别病变的良恶性。

2、治疗前分期

在肿瘤治疗前分期中,超声内镜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周围淋巴结的情况,从而制定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对于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超声内镜能够较准确地诊断消化道早癌,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及壁外淋巴结的肿大情况,优于腹部CT等影像学方法。

3、安全性与微创性

超声内镜引导下的活检和穿刺活检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作为一种微创技术,超声内镜避免了传统手术带来的创伤和并发症,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的检查体验。

4、胆胰疾病的应用前景

超声内镜在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它可以观察到B超和CT无法发现的微小病变,还可以对病灶部位进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对于胆道结石、胰腺炎等疾病,超声内镜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信息,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三、超声内镜的“神奇之旅”

超声内镜的应用范围广泛,它不仅能够用于检查消化道疾病,还可以扩展到其他器官和系统,如呼吸道、泌尿系统等。以下是一些超声内镜在实际应用中的“神奇”案例:

1、鉴别隆起性病变

对于表面黏膜完好的隆起性病变,胃肠镜往往难以明确其来源和性质。超声内镜既可以区分其来源是壁内病变还是腔外压迫,还可以根据起源、内部的回声、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来初步判断其性质。

2、评估肿瘤浸润深度

将探头放置在肿瘤表面进行扫描,超声内镜可以判断肿瘤浸润的深度、范围,及与周围邻近器官的关系,并判断周围血管和淋巴结侵犯情况,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指导深挖活检

胃肠道淋巴瘤侵犯的层次常常较为深在,超声内镜可以观察病灶处层次,测量受累管壁的厚度,指导深挖活检取材的部位,并观察周围淋巴结的情况。

4、发现微小病变

超声内镜扫查胰腺实质,可以发现微小的病变,这对于早期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四、超声内镜的未来展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内镜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和完善。新型超声胶囊内镜(USCE)的研发,将白光成像和超声成像的方式融合于胶囊之中,以获取食管浅表和黏膜下的信息,为食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选择。此外,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也在提高超声内镜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超声内镜将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内镜诊治、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炎症性肠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它将成为医生们手中的“超级武器”,帮助更多患者战胜疾病,重拾健康。

超声内镜,这个结合了内镜与超声技术的神奇工具,正在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新的道路。它不仅为医生提供了更为准确、直观的诊断信息,还为患者带来了更加安全、微创的检查体验。让我们期待超声内镜在未来的医学领域继续发光发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王芳芳 郑州人民医院 内镜中心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