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脚属于中医足疗法的内容之一,也是一种常用的外治法。正所谓“寒从脚下起,人老脚先衰”,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泡脚不但可以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驱除寒冷,而且对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大有裨益。
中药泡脚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古语有云:“中药泡脚,胜吃补药。” 中药泡脚就是利用合适的中药配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其中的药物有效成分在热水的帮助下,渗透皮肤,被足部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从而达到改善体质、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作用。下面我们来全面了解一下中药泡脚的知识!
一、功效
中药泡脚可以疏通经络、活血散瘀、通络止痛,可以刺激足底的穴位,增加足底经络的运行状况。中药泡脚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足底有许多保健大穴,通过中药的作用起调节脏腑功能,使身体强壮。中药足浴也可以改善下肢水肿的状态。如果下肢因为静脉循环不畅,出现小腿浮肿或者脚底、足背浮肿,通过足浴可以改善足底和小腿部的微循环,改善水肿状态。中药足浴可以改善疲惫、疲劳的状态,使人的精神面貌更加清爽。
二、常用药物
1、生姜泡脚:用生姜60g,盐8g,用刀拍扁生姜和盐放在水里一起烧开10分钟,入盆后待水温下降后足浴,适用于脚凉怕冷,下肢水肿的人群。
2、红花泡脚:用红花6g,盐8g,把红花和盐放到水里烧开10分钟,入盆后待水温下降后足浴,适用于颈肩腰腿关节疼痛,肌肉劳损的人群。
3、陈艾泡脚:用干陈艾100g,花椒10g,一起放在水里煮开10分钟,入盆后待水温下降后足浴,适用于风寒感冒、月经不调、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也可以改善静脉曲张、末稍神经炎、血液循环不畅、手脚麻木的人群。
三、注意事项
1、中药足浴水温选择37℃-45℃ ,这个温度可以起到温经通络、散寒止痛、调节气血的作用。时间掌握在15-30分钟左右,不必泡时间过久,每天1次,睡前足浴效果较好。
2、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孕妇人群足浴水温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
中药泡脚虽益处多多,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切不可随意添加中药,建议大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泡脚方。
(黄媛 安阳市中医院 纱厂分院药剂科 主管中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