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肿瘤筛查的重要性及常见筛查项目

2024-12-20 14: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当今社会,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已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 “头号杀手” 之一。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肿瘤筛查愈发凸显其关键地位,它如同健康的 “守护卫士”,能帮助我们早期发现肿瘤的蛛丝马迹,为有效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肿瘤筛查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提高治愈率

肿瘤在早期阶段,往往症状隐匿,患者自身很难察觉身体异样。若通过定期筛查,便能在肿瘤还处于较小、局限,未发生转移扩散之时发现它。例如早期肺癌,若能及时察觉,通过手术切除病灶,患者五年生存率可高达 80% 以上;而一旦发展到晚期,出现广泛转移,五年生存率可能骤降至 20% 以下。大量临床数据表明,多数肿瘤在早期得到诊治,治愈希望极大提升。

降低治疗成本与身体负担

早期肿瘤治疗相对简单,常以手术切除为主,后续辅助少量的放化疗,患者身体耐受性好,治疗费用也相对较低。相反,晚期肿瘤病情复杂,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高强度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不仅花费高昂,还会给患者身体带来巨大痛苦,如严重的脱发、恶心呕吐、免疫力极度下降等副作用,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精准预防,有的放矢

筛查结果不仅能发现早期肿瘤,对于一些癌前病变也能精准捕捉。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这是胃癌的癌前状态,筛查发现后,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根除幽门螺杆菌、定期复查胃镜等措施,有效阻断癌前病变向胃癌的转化进程,实现精准预防。

常见肿瘤筛查项目
肺癌筛查

· 低剂量螺旋 CT:这是目前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相较于常规 CT,它辐射剂量低,却能清晰显示肺部微小结节。长期吸烟、有肺癌家族史、从事石棉等高危职业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 CT 检查。早期肺癌在 CT 影像上多表现为肺部小结节,通过对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等特征进行分析,医生可初步判断其良恶性,为后续诊疗提供方向。

·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CYFRA21 - 1)等。虽然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不能确诊肺癌,但动态监测其变化,若指标持续升高,可辅助提示肺癌可能,引导进一步检查。

乳腺癌筛查

· 乳腺钼靶:适用于 40 岁以上女性,它能发现乳腺内的微小钙化灶、肿块等异常,对于早期乳腺癌诊断敏感性较高。尤其是脂肪型乳腺组织,钼靶成像效果更佳。

· 乳腺超声:对年轻女性、致密型乳腺组织更为适用。超声可实时观察乳腺肿块的形态、边界、血流情况,判断其性质,且无辐射、操作简便、价格亲民,可作为乳腺常规筛查手段,与乳腺钼靶互为补充。

·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携带 BRCA1/2 基因突变等高风险女性,乳腺 MRI 能更精准地可精准地发现微小病灶。不过其价格相对昂贵、检查时间长,不作为常规初筛手段。

结直肠癌筛查

· 结肠镜检查:堪称结直肠癌筛查的 “金标准”。它可以直接观察结直肠黏膜的细微变化,发现息肉、溃疡、肿物等病变,并能同时取活检进行病理确诊。建议 50 岁以上人群,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定期接受结肠镜检查,若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高危因素,筛查年龄可提前。

· 粪便潜血试验:简单易行、成本低廉,通过检测粪便中的微量血液,可初步筛查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若潜血试验阳性,需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明确病因。

· 粪便 DNA 检测:新兴的筛查技术,检测粪便中脱落肿瘤细胞的 DNA 异常,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不愿接受结肠镜检查人群的替代选择,但目前其价格相对较高。

胃癌筛查

· 胃镜检查:是确诊胃癌的最有效方法。它能直观看到胃内黏膜情况,发现早期胃癌的微小病灶,如胃黏膜的色泽改变、浅表糜烂、微小隆起等。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胃镜筛查。

·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反映胃黏膜的分泌功能,当胃黏膜发生病变时,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会出现异常变化,联合幽门螺杆菌检测,可初步筛选出胃癌高风险人群,指导进一步胃镜检查。

肿瘤筛查是一场关乎健康的 “主动防御战”,了解其重要性,熟知常见筛查项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案,定期体检筛查,才能让我们在抗癌路上抢占先机,守护生命健康。

 

(姜媛利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 肿瘤血液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