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来说,疼痛是最难以忍受的折磨之一。一提到缓解疼痛,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止痛药。其实,除了依赖药物,还有不少其他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升生活质量。
一、认识癌症疼痛
1. 疼痛产生的原因:癌症晚期患者的疼痛来源复杂。一方面,肿瘤不断生长,会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和组织,就像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挤压周围的物品,导致疼痛。比如,肺癌晚期肿瘤压迫肋间神经,会引发胸背部疼痛;肝癌晚期肿瘤增大,牵拉肝脏包膜,造成右上腹疼痛。另一方面,肿瘤侵犯骨骼,破坏骨质结构,引起骨痛,像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很容易发生骨转移,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骨痛。此外,癌症治疗过程,如手术、放疗、化疗的副作用,也可能引发疼痛。
2. 疼痛对患者的影响:长期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身体上,疼痛让患者难以入睡,睡眠不足又会进一步削弱身体的抵抗力,形成恶性循环。日常活动也受到极大限制,原本简单的起身、行走都变得艰难。心理上,患者容易陷入焦虑、抑郁的情绪,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轻生念头。所以,有效缓解疼痛对癌症晚期患者至关重要。
二、非药物止痛方法
1. 物理止痛法:热敷和冷敷是简单有效的物理止痛手段。对于一些因肌肉紧张或炎症引起的疼痛,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比如,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疼痛部位,每次15 - 20分钟,每天3 - 4 次。而冷敷适用于急性疼痛或肿胀,它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充血和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如用冰袋裹上毛巾敷在疼痛处,每次10 - 15分钟 。按摩也能发挥作用,轻轻按摩疼痛部位周围的肌肉,能够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不过,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刺激肿瘤部位。
2. 心理干预止痛:心理因素对疼痛感知影响很大。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能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缓解疼痛。深呼吸时,患者可以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再缓缓呼气,每次练习5 - 10分钟,每天多次进行。渐进性肌肉松弛是先紧绷再放松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从脚部开始,逐渐向上到头部,感受肌肉紧张与放松的不同状态,缓解身体的紧张感。冥想也是不错的选择,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患者闭上眼睛,专注于当下的呼吸和感觉,排除杂念,减轻心理负担,进而缓解疼痛。此外,家属和医护人员的陪伴、鼓励,给予患者情感支持,也能增强患者的疼痛耐受力。
3. 中医止痛法:中医在缓解癌症疼痛方面有独特优势。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起到止痛作用。比如,针刺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等,对于缓解不同部位的疼痛有一定效果。不过,针灸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操作,确保安全有效。艾灸则是利用艾草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达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目的。像神阙穴、关元穴等穴位,艾灸后能改善腹部疼痛等症状。另外,一些中药外用贴剂,如蟾酥膏等,通过皮肤渗透,也能起到局部止痛作用。
三、综合止痛方案
1. 药物与非药物结合:将止痛药与非药物止痛方法结合,能达到更好的止痛效果。比如,在按时服用止痛药的基础上,配合热敷、按摩等物理止痛法,以及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能在减少止痛药用量的同时,更有效地缓解疼痛。这样既可以减轻药物副作用,又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 个性化止痛方案:每个患者的疼痛情况和身体状况都不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止痛方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部位、身体耐受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止痛方法。对于疼痛较轻的患者,可能先采用物理止痛和心理干预;对于疼痛较严重的患者,则在使用强效止痛药的同时,配合其他止痛手段,全方位缓解疼痛。
癌症晚期患者缓解疼痛,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综合运用这些方法,能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尽可能地减轻痛苦,更有尊严、更舒适地度过 。
(秦华威 平舆县中心医院 肿瘤内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