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从术前到术中:结肠癌患者的全方位护理

2025-01-16 13:0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手术治疗作为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手术技巧,还离不开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本文将从术前到术中,详细探讨结肠癌患者的全方位护理措施,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是结肠癌手术成功的基础,其目的在于调整患者状态,提高手术耐受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心理护理

结肠癌患者往往因病情严重、手术风险高而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通过心理疏导、行为干预等方式减轻其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方式、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过程,消除其疑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营养支持

结肠癌患者因肿瘤消耗、进食减少等原因,常存在营养不良。术前应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以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手术耐受性。对于营养状况极差的患者,可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肠道准备

术前肠道准备是减少术后感染、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的关键。患者应在术前3天开始进食流质饮食,术前1天禁食,并给予全肠道灌洗,以清洁肠道,减少粪便残留。同时,给予肠道抗生素以抑制肠道细菌,预防术后感染。

呼吸管理

术前应劝导患者戒烟,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深呼吸、咳嗽咳痰等,以提高肺活量,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对于存在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其他准备

术前应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排除手术禁忌症。同时,做好备皮、皮试、配血等术前准备。

二、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风险的关键环节。

生命体征监测

术中应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氧气供应。

体位管理

根据手术方式,选择合适的体位,以确保手术野暴露充分,便于医生操作。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受压部位,防止压疮发生。

保温措施

术中应保持患者体温恒定,避免低体温引起的寒战、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可采取加盖棉被、使用保温毯等措施。

配合手术操作

护理人员应熟悉手术步骤,紧密配合手术医生,如传递手术器械、保持手术野清洁、协助止血等。同时,注意观察手术进展,及时发现并处理手术中的异常情况。

预防感染

术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保持手术野和手术器械的清洁无菌。对于污染手术,应加强冲洗和消毒,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疼痛管理

术中可给予患者镇痛药物,以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刺激。同时,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疼痛反应,及时调整镇痛方案。

三、术后护理准备

虽然本文重点讨论术前到术中的护理,但术后护理同样重要,是确保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因此,在术中护理阶段,护理人员还需为术后护理做好准备。

引流管护理

术中放置的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通畅,避免受压、扭曲或脱出。同时,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体位指导

术后应根据患者的麻醉方式和手术方式,给予合适的体位指导,以促进呼吸、循环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疼痛评估与护理

术后应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有效的镇痛治疗。同时,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疼痛缓解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营养支持

术后应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恢复饮食。初期可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待肠道功能恢复后,逐渐过渡到流质、半流质饮食,直至普食。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切口感染等。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结语

从术前到术中,结肠癌患者的全方位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责任心,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顺利康复。通过心理护理、营养支持、肠道准备、呼吸管理等术前护理措施,以及生命体征监测、体位管理、保温措施、配合手术操作等术中护理措施,可以为结肠癌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保障。同时,为术后护理做好准备,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实现早日康复。

(万霞 信阳市中心医院手术麻醉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