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揭秘宫颈癌内照射治疗:为生命点亮希望之光

2025-01-08 19:4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女性健康的众多威胁中,宫颈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杀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不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宫颈癌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内照射治疗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正为无数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

一、宫颈癌的现状与危害

宫颈癌是发生在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其主要病因。早期宫颈癌通常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阴道出血、阴道排液等症状。晚期宫颈癌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肿痛等,甚至危及生命。

二、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各期宫颈癌患者。对于早期宫颈癌,放射治疗可以达到与手术相似的治疗效果;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联合化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放射治疗主要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两种方式,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三、深入了解内照射治疗

1.什么是内照射治疗

内照射治疗,也称为近距离放射治疗,是将放射源直接放置在肿瘤组织内或肿瘤表面进行照射。与外照射不同,内照射治疗的放射源距离肿瘤很近,能使肿瘤组织受到高剂量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受量相对较低,从而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和疗效,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2.内照射治疗的原理

其原理基于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当放射源放置在肿瘤部位后,射线会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阻止细胞分裂和增殖,最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同时,由于射线的剂量随距离增加而迅速衰减,所以对周围正常组织的影响较小。

3.内照射治疗的具体实施过程

治疗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首先,需要通过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等手段,准确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范围。然后,在手术室或专门的治疗室,医生将施源器(一种中空的装置,用于放置放射源)放置到子宫腔和阴道内,使其尽可能贴近肿瘤组织。放置好施源器后,患者会被转移到模拟定位机下进行定位,通过拍摄X光片或CT扫描,确定施源器的位置是否准确,并获取相关数据,以便医生进行治疗计划的设计。治疗计划制定完成后,将患者转移到治疗机房,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将放射源自动送入施源器内进行照射。照射时间根据治疗计划而定,一般每次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整个治疗过程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每周1-2次,具体次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耐受情况而定。

4.内照射治疗的优势

精准性高:能够将高剂量的射线集中在肿瘤部位,对肿瘤组织进行精准打击,提高局部控制率。

    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低,减少了放射性膀胱炎、直肠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助于保护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时间相对较短:相较于外照射,内照射治疗的总疗程相对较短,患者不需要长时间住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5.内照射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法

虽然内照射治疗有诸多优势,但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阴道黏膜反应,如阴道充血、水肿、疼痛等,一般在治疗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可通过阴道冲洗、局部使用药物等方法缓解;还可能出现泌尿系统反应,如尿频、尿急、尿痛等,患者应多饮水,促进排尿,必要时可使用药物对症治疗。对于肠道反应,如腹泻、腹痛等,可通过调整饮食、使用止泻药物等进行处理。大多数不良反应在治疗结束后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四、内照射治疗与外照射治疗的协同作用

在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中,内照射治疗和外照射治疗常常联合应用。外照射治疗主要针对整个盆腔,包括子宫、宫颈、阴道上段、宫旁组织以及盆腔淋巴结等区域,能够有效杀灭盆腔内可能存在的肿瘤细胞,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而内照射治疗则重点针对宫颈局部肿瘤,给予高剂量照射,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二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完整体系,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宫颈癌内照射治疗作为一种先进的治疗手段,为宫颈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以其精准性高、对正常组织损伤小等优势,在宫颈癌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内照射治疗会更加完善,为更多宫颈癌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让她们能够重新回归正常生活,拥抱美好的未来。

(何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妇科放疗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