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这个被形象地称为“小恶魔”的疾病,因其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广、易在幼儿群体中爆发而备受家长关注。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如孩子之间的手拉手玩耍、共用玩具、餐具等,此外,飞沫传播也不容忽视。当手足口病来袭,孩子的手部、足部、口腔等部位会出现皮疹或疱疹,并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儿还可能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呕吐等症状,甚至并发脑炎、肺水肿等危及生命的病症。因此,守护孩子的健康防线,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至关重要。
一、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育孩子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以及接触公共物品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认真洗手,确保手部卫生,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提醒孩子不要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避免病毒通过黏膜进入体内。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给孩子吃生冷食物,确保食物煮熟后食用,以防止病从口入。
夏季食物易变质,要保证食物新鲜,水果要洗净削皮后再给孩子食用。
定期清洁消毒个人用品
孩子的玩具、餐具、衣物等日常用品要定期清洗消毒,可以使用紫外线消毒或高温煮沸消毒的方法。
在阳光下暴晒孩子的用品也是杀菌的好方法。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病毒在室内的滋生和传播。
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去商场、游乐场等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接种疫苗
EV71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有效手段。建议6月龄至5岁的儿童尽早接种自费的EV71疫苗,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但请注意,即使接种了疫苗,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手足口病的病毒多达20多种。
二、手足口病的治疗与护理
隔离观察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症状,要及时居家隔离,避免与其他小朋友接触,直到症状完全消失。这有助于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对症治疗
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按医嘱使用退烧药。
口腔疱疹时,孩子可能不愿进食,可以用温开水或盐水轻轻擦拭口腔,缓解疼痛。也可以使用抗病毒药膏涂抹疱疹处。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用温和的肥皂和温水清洗皮肤,避免抓挠导致感染。
饮食调理
鼓励孩子多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给予孩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避免刺激性食物加重胃肠道负担。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密切观察病情
家长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以及皮疹发展情况。
如有持续高热、频繁呕吐、嗜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三、总结与建议
手足口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防治知识,就能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定期清洁消毒个人用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及及时接种疫苗。一旦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症状,要及时隔离观察、对症治疗、饮食调理并密切观察病情。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孩子感染手足口病的风险,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家长们也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学校等机构的防控措施,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李倩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二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