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体里,静脉如同一条条隐秘的河流,默默地将血液输送回心脏。然而,当这些“河流”遭遇阻碍,变得迂曲、扩张,就形成了静脉曲张——一种常见但常被忽视的血管疾病。它不仅影响美观,更可能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质量。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静脉曲张,揭示它如何在“静”脉里掀起波澜,以及我们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一、静脉曲张:静脉的“交通堵塞”
静脉曲张,简而言之,就是静脉壁和/或静脉瓣膜功能失常,导致血液回流受阻,静脉因此扩张、迂曲。它主要发生在下肢,尤其是小腿内侧,仿佛血管里的一场“交通堵塞”。静脉曲张的成因复杂,包括遗传、年龄增长、长期站立或久坐、肥胖、妊娠等多种因素。
二、静脉曲张的“隐形威胁”
静脉曲张虽然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它会逐渐显现其“隐形威胁”,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
1、腿部疼痛与沉重感:静脉曲张患者常感到腿部沉重、酸痛,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后。这种不适感如同腿上绑了一块铅,让人难以忽视。
2、皮肤改变:长期静脉曲张会导致皮肤色素沉着,出现蜘蛛状、蚯蚓状的青筋,严重时甚至引发淤积性皮炎、湿疹样皮炎等皮肤问题。皮肤因缺乏营养而变得脆弱,容易破损,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增加感染风险。
3、水肿与静脉炎:静脉曲张会导致液体在组织中滞留,引起水肿,尤其是脚踝部位。同时,静脉壁内的炎症(静脉炎)也会随之而来,表现为皮肤疼痛、红肿、发热和局部感染等症状。
4、出血风险:静脉曲张的血管壁因长期压力而变得脆弱,轻微外伤就可能引发大量出血。这种出血可能是内部隐性出血,也可能是外部明显的皮肤出血,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和潜在危险。
5、心血管疾病风险:静脉曲张患者由于静脉回流不畅,心脏负担加重,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如心脏病的风险。静脉曲张还可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6、心理健康影响:长期受静脉曲张困扰的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腿部的不适感、皮肤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三、静脉曲张的“预警信号”
静脉曲张并非无迹可寻,它通常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如果您发现自己的腿部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1、腿部出现蜘蛛状、蚯蚓状的青筋;
2、腿部沉重、酸痛、胀痛等不适;
3、下肢水肿,尤其是脚踝部位;
4、皮肤色素沉着、硬化、萎缩等改变;
5、皮肤溃疡,难以愈合;
6、轻微外伤后腿部出血不止。
四、应对静脉曲张:从预防到治疗
面对静脉曲张的威胁,我们并非束手无策。从预防到治疗,有多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这一挑战。
1、预防为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静脉曲张的关键。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不动,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给下肢静脉带来额外负担。穿着合适的弹力袜,可以帮助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轻静脉曲张的症状。定期进行医学检查,对于有家族遗传史或高危人群尤为重要。
2、非手术治疗:对于轻度的静脉曲张,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如改变生活习惯、穿戴压力袜、抬高双腿休息等。药物治疗也是非手术治疗的一部分,主要用于改善静脉曲张的症状,如消炎止痛药、利尿剂等。但请注意,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手术治疗:对于中度和部分重度的静脉曲张,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下肢深静脉原发性瓣膜功能不全手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等手术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相关病情。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如激光闭合术、射频消融术等也逐渐成为治疗静脉曲张的重要手段。这些手术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4、生活调理:除了医疗手段外,生活调理也是治疗静脉曲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适量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类等,有助于保持肠道通畅,减少便秘对下肢静脉的压迫。适当运动能够增强肌肉收缩力,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患者可选择散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方式,避免深蹲、举杠铃等力量负荷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穿着弹力袜以保护下肢静脉。寒冷天气容易导致血管收缩,加重静脉曲张症状,因此患者应注意保暖尤其是下肢部位。
静脉曲张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其成因、症状及治疗方法,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能够有效守护“静”脉健康。从调整生活习惯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每一步都至关重要。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用正确的生活方式应对静脉曲张的挑战,享受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记住,健康不是偶然,而是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坚持。让我们共同守护“静”脉里的波澜,让生命之河畅通无阻。
(苗仁英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