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脏瓣膜病的微创治疗

2024-03-12 10:4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1. 微创治疗概述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影响着全球大量患者的生命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治疗已经成为心脏瓣膜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相较于传统的开胸手术,微创治疗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活体验。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瓣膜病的微创治疗方式,包括常见手术方式、介入手术步骤、微创手术的优势以及特定瓣膜疾病的微创治疗。

2. 常见微创手术方式

心脏瓣膜病的微创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经皮穿刺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通过导管技术,在较小切口下进行主动脉瓣的球囊扩张,从而改善瓣膜狭窄。

经皮心包瓣膜置换术:利用导管技术,在心脏表面进行瓣膜置换,避免开胸手术。

经胸骨切口微创手术:通过更小的胸骨切口进行手术,减少创伤和术后恢复时间。

胸部视频辅助微创手术:使用内置摄像头和显微镜进行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精度。

心脏机器人手术:利用机器人手臂进行手术操作,减少手术损伤,实现更精细的操作。

3. 介入手术步骤

心脏瓣膜介入手术是一种非开放性的微创手术方式,其步骤通常包括:

股动脉插管:在患者股动脉搏动明显的部位进行穿刺,插入导管。

放置导管:在X线直视下,将导管放置在动脉中,观察病变部位。

使球囊扩张:将血管中的球囊扩张,使狭窄的瓣膜扩张,便于后续操作。

放置瓣膜支架:在瓣膜处于扩张状态下,将瓣膜支架放置在狭窄的瓣膜中,替换原有瓣膜,改善心脏瓣膜功能。

固定瓣膜:确保瓣膜稳定,完成手术。

4. 微创手术的优势

微创手术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具有诸多优势:

创伤小、恢复快:由于手术切口较小,患者术后疼痛较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减少术后疤痕:微创手术留下的疤痕较小,更美观。

降低并发症风险:由于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的风险也相应降低。

5.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一种技术成熟、安全的手术方法,特别适用于高龄、体弱、合并症多、心功能差的患者。TAVR手术的优点包括:

更微创:手术伤口小,通常只有1cm左右。

心脏不停搏:手术过程中心脏不停搏,不需要体外循环,降低了对心脏的损伤。

术后恢复快:患者术后3-5天即可出院,逐渐恢复日常体力活动。

6. 二尖瓣微创治疗

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的微创治疗主要包括球囊扩张和瓣膜置换。对于二尖瓣狭窄较重但无明显钙化、弹性较好的患者,可以通过微创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然而,对于大部分二尖瓣疾病,如伴有钙化或严重关闭不全的情况,可能需要开胸进行二尖瓣修补术或替换手术。

7. 三尖瓣反流微创术

三尖瓣反流严重时,右心室收缩期一部分血液会返流入右心房,加重心脏负担。此时,可以通过经皮经导管三尖瓣修复术等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减轻心脏负担。

8. 微创治疗的选择因素

微创治疗心脏瓣膜病的选择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心脏功能状态、是否有其他合并症等。对于特定类型的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或二尖瓣关闭不全,微创手术可能并非最佳选择,而应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决定。若患者存在严重的心脏结构异常或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病变等,则可能不适合采用微创手术方式,需要传统开胸手术来确保充分暴露和操作空间。

综上所述,心脏瓣膜病的微创治疗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然而,在选择微创治疗方式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治疗心脏瓣膜病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吴小永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