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宝宝的“小粮仓”出问题?新生儿吐奶怎么办

2025-02-17 11:5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1597

对于新手爸妈来说,宝宝吐奶绝对是让人揪心的常见状况。宝宝小小的“小粮仓”——胃,仿佛时不时就会“闹脾气”,把吃进去的奶吐出来。其实,新生儿吐奶大多数时候是正常生理现象,但也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暗示着潜在问题。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剖析新生儿吐奶的原因、应对妙招,以及何时需要带宝宝就医。

一、新生儿吐奶的常见原因

(一)生理性吐奶

1. 胃容量小:新生儿的胃就像一个迷你小口袋,容量特别小。要是喂奶时不小心喂多了,这“小口袋”装不下,自然就容易吐奶。比如,有的家长看着宝宝哭就以为饿了,频繁喂奶,结果宝宝胃里被“塞”得满满当当,就会吐奶。

2. 贲门松弛:食管和胃连接的贲门部位,肌肉还没发育好,就像个关不紧的“小门”。宝宝吃完奶后,胃里的东西就容易顺着这个“松松垮垮”的“小门”反流出来,导致吐奶。

3. 喂养姿势不当:喂奶时宝宝头部位置很关键。要是宝宝头部过低,就像把水往低处倒,空气很容易跟着奶一起被宝宝吸进胃里。胃里空气一多,就会“捣乱”,引起吐奶。比如有些家长躺着喂奶,宝宝就容易吸入过多空气。

(二)病理性吐奶

1. 胃食管反流病(GERD):如果宝宝吐奶特别频繁,还老是哭闹,对吃奶也不积极,总是拒绝,那就要警惕胃食管反流病。这是因为食管和胃之间的“屏障”功能不太好,胃里的东西老是往上跑,刺激宝宝,让宝宝难受。

2. 感染:当宝宝患上胃肠炎等感染性疾病时,除了吐奶,还会出现发热、拉肚子等症状。这是因为病菌在宝宝体内“搞破坏”,影响了肠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导致宝宝吐奶。

3. 先天性畸形:像幽门狭窄这种先天性问题,宝宝吐奶就比较特殊,会呈喷射状,而且体重增长也会变得缓慢。因为幽门这个部位变窄了,食物很难从胃里顺利进入肠道,只能被“挤”出来。

二、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吐奶?

(一)生理性吐奶的特点

1. 吐奶量少:通常吐出来的只是一小口,而且大多是还没来得及消化的奶液,就像刚吃进去时的样子。

2. 精神状态好:宝宝吐奶后,很快就又恢复活泼,该玩就玩,该笑就笑,没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

3. 体重正常增长:宝宝的体重会按照正常的生长曲线稳步上升,说明宝宝的营养吸收没问题。

(二)病理性吐奶的特点

1. 吐奶频繁且量大:可能隔一会儿就吐一次,吐出来的奶量也比较多,甚至会呈喷射状,就像喷泉一样喷出来。

2. 伴有其他症状:宝宝会哭闹不止,怎么哄都哄不好,不想吃东西,还可能会发热、拉肚子,这些都是身体不舒服的表现。

3. 体重增长异常:宝宝的体重增长很慢,甚至不增反降,这说明宝宝的营养摄入不足,身体可能出现了大问题。

三、应对新生儿吐奶的科学方法

(一)调整喂养方式

1. 少量多餐:每次少喂一点奶,增加喂奶的次数,让宝宝的小胃能“轻松消化”。比如,原来一次喂90毫升,可以分成60毫升,多喂几次。

2. 正确姿势:喂奶时把宝宝抱起来,让宝宝的头部略高于身体,呈一定角度。这样可以利用重力帮助奶顺利进入胃里,减少吐奶。喂奶后也不要马上让宝宝平躺。

3. 拍嗝:喂完奶后,把宝宝轻轻竖抱在怀里,让宝宝的头靠在大人肩膀上,用空心掌轻轻拍打宝宝背部,从下往上拍,直到宝宝打出嗝来,把胃里的空气排出来。

(二)改善生活习惯

1. 避免过度喂养:要学会观察宝宝的饥饿信号,宝宝饿了会有一些表现,比如小嘴找东西、吸吮手指等。等宝宝吃饱了,也会有反应,比如不再主动吃奶。不要强迫宝宝进食。

2. 喂奶后竖抱:喂完奶后,把宝宝竖抱15 - 20分钟,让奶在胃里“安定”下来,减少反流。这期间可以轻轻抚摸宝宝的背部,让宝宝更舒服。

3. 避免剧烈活动:喂奶后不要马上给宝宝换尿布或者逗宝宝玩耍,因为这些活动可能会让宝宝的肚子受到挤压,导致吐奶。可以先让宝宝安静地待一会儿。

(三)观察宝宝状态

要养成记录宝宝吐奶情况的好习惯,记下吐奶的频率、量,还有有没有其他伴随症状,比如哭闹、发热等。这些信息在带宝宝就医时,能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情况,做出准确判断。

四、何时需要就医?

(一)吐奶频繁且量大

如果宝宝每天吐奶超过5次,或者吐奶呈喷射状,这可不是正常的吐奶情况,需要赶紧带宝宝去医院检查,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严重问题。

(二)伴有其他症状

要是宝宝吐奶的同时,还出现发热、腹泻、哭闹个不停、拒绝吃奶等症状,那就很可能是感染了病菌,或者有其他疾病,必须尽快就医。

(三)体重增长异常

要是宝宝的体重增长缓慢,甚至一段时间内体重没有增加,或者还下降了,这说明宝宝的营养吸收出了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找出原因。

五、预防吐奶的小贴士

(一)选择适合的奶嘴

奶嘴的孔大小很重要,太大的话,奶流速太快,宝宝来不及吞咽,容易呛奶、吐奶;太小的话,宝宝吸奶费劲,也会影响吃奶。要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合适的奶嘴。

(二)母乳喂养注意饮食

母乳喂养的妈妈,饮食要格外注意。辛辣、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这些食物可能会通过乳汁影响宝宝的消化,导致宝宝吐奶。妈妈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有营养的食物。

(三)定期体检

定期带宝宝去体检,医生可以通过检查,监测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比如,看看宝宝的身高、体重增长是否正常,检查宝宝的肠胃功能等。

新生儿吐奶大多数是生理性的,只要家长掌握正确的喂养和护理方法,就能有效缓解。但要是吐奶情况严重,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明确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家长们不用过于焦虑,保持耐心,科学护理,宝宝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郭佳佳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主治医师)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