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健康认知里,疾病往往与明显的症状挂钩,比如感冒时的咳嗽、发烧,胃痛时的腹部剧痛等。然而,有一种悄然潜伏在人体内的健康隐患——高血脂,却常常在无声无息中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许多人疑惑,既然高血脂没有症状,是不是就不用管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这种看似“无害”的病症,实则暗藏危机。
高血脂:沉默的健康杀手
血脂是血液中脂质的总称,主要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等。当血液中的这些脂质成分含量超过正常范围,就被称为高血脂,医学上也称为高脂血症。正常情况下,血脂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激素合成、能量储存等生理过程。但当血脂水平过高,就会打破身体的平衡,成为危害健康的因素。
高血脂最大的特点就是初期症状隐匿,悄无声息地在体内搞破坏。大部分高血脂患者在患病初期,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没有疼痛、没有不适,让人误以为身体一切正常。然而,就在这种“无症状”的表象下,高血脂却在一步步侵蚀着我们的血管和各个器官。
高血脂的潜在危害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液中过多的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会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形成粥样斑块。这些斑块就像血管壁上的“垃圾”,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变硬,使血管壁变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也会逐渐狭窄。这就好比原本畅通的水管,内壁逐渐被水垢堆积,水流越来越小。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发生,就会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的血液供应,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心脑血管疾病
当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表现为胸部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背部等,疼痛一般持续3 - 5分钟。严重时,冠状动脉完全堵塞,心肌缺血坏死,就会发生心肌梗死,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况,死亡率很高。
在脑血管方面,高血脂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脑供血不足,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如果脑部血管破裂或堵塞,就会引发脑出血或脑梗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中风会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失语、昏迷等严重后果,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其他健康问题
除了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还与其他多种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它会增加患胰腺炎的风险,尤其是当甘油三酯水平极度升高时,可能引发急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此外,高血脂还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导致脂肪肝,长期发展可能演变为肝硬化。对肾脏也会造成损害,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和过滤功能,引发肾功能不全。
重视高血脂的防治
虽然高血脂初期没有症状,但通过血液检查可以轻松发现。定期体检,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群、肥胖者、有高血脂家族史者、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者以及缺乏运动者,更应定期检测血脂。一般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血脂。
一旦发现血脂异常,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首先是生活方式的调整,这是治疗高血脂的基础。合理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奶油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以适当进行力量训练。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对血脂的不良影响。
如果生活方式调整效果不佳,或血脂水平严重超标,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脂药物。常用的降脂药物有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等,不同类型的药物针对不同的血脂异常情况。药物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血脂、肝功能等指标,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高血脂虽然没有明显症状,但绝不是可以忽视的小病。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我们要提高对高血脂的认识,重视血脂检查,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守护好自己的心血管健康,远离高血脂带来的危害。
(王瑞朋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检验科 主管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