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生命本是一件充满喜悦的事,但对于有早产宝宝的家庭来说,在欣喜之余,更多了一份担忧与责任。当历经艰辛,早产宝宝终于可以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院回家时,家长们可能会既兴奋又紧张。毕竟,早产宝宝在身体机能等方面与足月儿存在差异,需要家长给予更加细致入微地照顾。那么,早产宝宝出院后,家长究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居住环境的精心打造 适宜的居住环境对于早产宝宝的成长至关重要。首先,要保持室内温度恒定,一般建议将室温控制在 24℃-26℃之间。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宝宝出汗过多、脱水,甚至引发捂热综合征;温度过低则会使宝宝体温不升,增加寒冷损伤的风险。同时,室内湿度应维持在 50%-60%,合适的湿度有助于保持宝宝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过于干燥的空气可能使宝宝鼻腔、咽喉不适,过于潮湿则容易滋生霉菌等微生物。此外,要为宝宝创造一个安静、清洁、光线柔和的居住空间。尽量减少噪音干扰,避免宝宝受到惊吓。定期对房间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但要注意避免宝宝直接吹风,防止着凉。
二、喂养的科学与耐心 早产宝宝的喂养是一个关键环节。由于早产宝宝的吸吮和吞咽能力可能较弱,消化功能也尚未完全成熟,因此需要更加科学、耐心的喂养方法。如果妈妈有母乳,那无疑是早产宝宝最好的食物。母乳不仅营养丰富,容易被宝宝消化吸收,还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能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在喂养过程中,妈妈可以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根据宝宝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奶量。对于吸吮能力差的宝宝,可以使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用小勺或奶瓶缓慢喂给宝宝。如果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应选择专门为早产儿设计的配方奶。早产儿配方奶在营养成分上更接近母乳,能满足早产宝宝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在冲调配方奶时,要严格按照奶粉包装上的说明进行操作,确保奶液的浓度适宜,避免过浓或过稀对宝宝的肠胃造成负担。 喂奶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将宝宝头部抬高,呈 30°-45° 角,防止呛奶。喂奶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如出现呛咳、呼吸急促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喂奶,并将宝宝脸转向一侧,轻拍背部,帮助宝宝排出呛入的奶液。喂奶后,不要马上让宝宝平躺,可适当竖抱、拍嗝,排出胃内空气,减少吐奶的发生。
三、日常护理的细致入微 皮肤护理:早产宝宝的皮肤娇嫩,角质层薄,容易受到损伤和感染。因此,要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为宝宝洗澡,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擦拭。洗澡后,要用柔软的毛巾轻轻吸干水分,尤其是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可适当涂抹一些婴儿专用的润肤霜,保持皮肤的滋润,但要注意避免涂抹过多,以免堵塞毛孔。同时,要及时更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干爽,防止尿布疹的发生。一旦发现宝宝皮肤有发红、破损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脐部护理:在宝宝脐带未脱落之前,要特别注意脐部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每次洗澡后,用碘伏棉签从脐根部开始,由内向外环形消毒,每天 1-2 次。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脐带会在出生后 1-2 周内自然脱落。 口腔护理:虽然早产宝宝可能还没有出牙,但口腔护理同样重要。可以在喂奶后,用干净的纱布蘸取少量温水,轻轻擦拭宝宝的口腔黏膜和牙龈,清除口腔内残留的奶液,防止口腔细菌滋生。注意不要用力擦拭,以免损伤宝宝的口腔黏膜。
四、健康监测的持续关注 体温监测:早产宝宝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体温波动。因此,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体温变化,每天至少测量 2-3 次体温。可以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宝宝的腋下体温,正常体温一般在 36℃-37℃之间。如果宝宝体温超过 37.5℃,可能存在发热情况,应及时查找原因,如是否穿盖过多、室内温度过高等,并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如适当减少衣物、降低室内温度等。若体温持续不降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精神萎靡、哭闹不止、呼吸急促等,应及时就医。 体重监测:体重是反映早产宝宝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家长要定期为宝宝测量体重,一般每周测量 1-2 次。可以使用婴儿专用体重秤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注意宝宝的姿势正确,尽量在同一时间、同一状态下测量,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根据宝宝的体重增长情况,调整喂养方案。如果宝宝体重增长缓慢,可能是喂养不足或存在其他健康问题,需要及时咨询医生。 其他异常情况监测:除了体温和体重,家长还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呼吸、大小便等情况。如果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拒奶、吃奶量明显减少、呼吸急促(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每分钟超过 60 次)、呼吸困难(出现鼻翼扇动、吸气时胸骨上窝凹陷等)、咳嗽、呕吐、腹泻、腹胀、皮肤发黄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带宝宝就医,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五、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早产宝宝出院后,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是必不可少的。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生长发育评估、神经系统发育评估等,并给予家长相应的指导和建议。通过定期随访,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宝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宝宝健康成长。一般来说,早产宝宝出院后 1 周左右应进行首次随访,之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随访,随访时间可能会持续到宝宝 2 岁甚至更长时间。
总之,早产宝宝出院后,家长们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细心和爱心。从居住环境的营造到喂养、护理、健康监测等各个方面,都要做到科学、细致。虽然照顾早产宝宝的过程可能会充满艰辛,但只要家长们用心呵护,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和照顾,早产宝宝同样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拥有美好的未来。
(周洁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新生儿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