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误吞异物急救:从婴儿到老人的全年龄段方案

2024-05-12 15:3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中,误吞异物的情况时有发生,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遭遇。由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理结构和身体机能存在差异,相应的急救方法也有所不同。掌握正确的全年龄段误吞异物急救方法,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下面,我们就针对不同年龄段,详细介绍误吞异物的急救方案。

婴儿(1岁以下):背部叩击法与胸部冲击法交替使用

婴儿好奇心强,喜欢将物品放入口中探索,且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全,极易误吞异物。当发现婴儿误吞异物且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等梗阻表现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背部叩击法:将婴儿面朝下,使其身体趴在大人手臂上,手臂贴着前胸,用手支撑婴儿头部和颈部,确保头部略低于胸部,这样有利于异物因重力作用从气道排出。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快速有力地叩击5次。叩击力度要适中,既要足够有力促使异物排出,又不能对婴儿娇嫩的身体造成损伤。

2. 胸部冲击法:背部叩击5次后,将婴儿翻转过来,面朝上,放在手臂上,保持头部略低于胸部。用两手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婴儿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快速垂直按压胸部5次,按压深度约为婴儿胸部厚度的1/3,频率约每秒1次。

3. 交替操作: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应交替进行,每进行一组(背部叩击5次 + 胸部冲击5次)后,检查异物是否排出。若异物仍未排出,应持续进行操作,同时尽快呼叫急救人员。

儿童(1 - 12岁):改良海姆立克法(单膝支撑体位)

儿童相较于婴儿,活动能力更强,接触的物品更为多样,误吞异物的风险也较高。针对儿童误吞异物,可采用改良海姆立克法:

1. 准备姿势:施救者单膝跪地,另一腿屈膝,让儿童坐在屈膝的大腿上,身体略前倾,头部略低,嘴巴张开。这种单膝支撑体位能使儿童身体保持稳定,同时利用重力辅助异物排出。

2. 实施冲击:施救者双臂环绕儿童腹部,一手握拳,拇指顶住儿童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另一手抓住握拳手。然后快速、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儿童腹部,每秒约1次。注意冲击力度要根据儿童年龄和体型适当调整,避免用力过猛对儿童腹部脏器造成损伤。每次冲击要干脆利落,以产生足够的压力促使异物排出气道。

3. 持续操作与观察: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异物排出或急救人员到达。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若异物排出,要确保其呼吸恢复正常;若异物未排出且儿童出现意识丧失,应立即停止操作,进行心肺复苏,并继续等待急救人员。

成人:自救腹部冲击椅背操作法

成人在进食时如果说话、大笑,或不小心,也可能误吞异物导致气道梗阻。当身边无人时,成人可采用自救腹部冲击椅背操作法:

1. 寻找合适支撑物:迅速找到一把椅背较硬、高度合适的椅子或类似物体。椅背高度应能刚好顶在肚脐上方两横指处。

2. 实施自救冲击:将腹部(肚脐上方两横指处)紧贴椅背边缘,身体前倾,快速有力地将上半身向下、向内压迫椅背,利用椅背的反作用力冲击腹部,产生类似他人实施海姆立克法的效果,促使异物排出。每次冲击后,稍微放松身体,但腹部仍紧贴椅背,以便进行下一次冲击。冲击频率保持每秒1次左右。

3. 寻求帮助:在进行自救的同时,尽量大声呼叫,吸引周围人的注意,以获取更多帮助。若经过多次尝试异物仍未排出,应尽快自行前往附近医院或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孕妇/肥胖者:胸部冲击替代腹部冲击

孕妇和肥胖者由于身体特殊情况,实施传统的腹部冲击法可能会对自身造成伤害,因此需采用胸部冲击法来替代:

1. 孕妇急救操作:对于孕妇,施救者站在孕妇身后,双臂环绕孕妇胸部,一手握拳,拇指顶住孕妇两乳头连线中点,另一手抓住握拳手。然后快速、有力地向后冲击孕妇胸部,冲击力度以能促使异物排出又不伤害孕妇和胎儿为宜,频率每秒约1次。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出或急救人员到达。

2. 肥胖者急救操作:肥胖者因腹部脂肪较多,腹部冲击可能效果不佳且易造成伤害。同样采用胸部冲击法,施救者姿势与对孕妇操作类似,双臂环绕肥胖者胸部,进行快速有力的向后冲击,注意力度和频率,持续操作至异物排出或急救人员赶到。

误区警示:禁止盲目用手掏取

在处理误吞异物的情况时,无论哪个年龄段,都要严禁盲目用手去掏取异物。这是因为盲目用手掏可能会将原本部分梗阻的异物进一步推向深处,导致完全梗阻,加重危险。而且手指可能会刺激咽喉部位,引起喉部痉挛,使气道更加狭窄,增加窒息风险。此外,用手掏还可能损伤口腔、咽喉部的黏膜,造成出血等其他伤害。所以,务必牢记,千万不要盲目用手掏取异物,应采用正确的急救方法进行处理。

总之,误吞异物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掌握全年龄段的正确急救方法至关重要。希望大家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正确施救,为生命争取更多的机会。同时,日常生活中也要加强对各年龄段人群的看护和安全教育,尽量避免误吞异物事件的发生。

(刘琪燕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