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永久起搏器:从安装到维护,全程解析你的疑问

2025-03-11 13:0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心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健康状态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命质量。然而,当心脏跳动出现问题,如心率过缓或心律不齐时,我们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安全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此时,一种小巧而精密的电子设备——永久起搏器,便成为许多患者的“心”希望。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永久起搏器的安装、使用及维护,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一、什么是永久起搏器?

永久起搏器是一种能产生脉冲电流,以刺激心肌某部分产生兴奋点,并传导至整个心脏,产生收缩和舒张活动,以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的装置。它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影响心肌泵功能的患者。当心脏跳动过慢或停止跳动时,起搏器会发出有规律的电冲动信号,使心脏恢复正常跳动。

二、哪些人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

永久起搏器主要适用于以下患者:

  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这是指窦房结功能减退,导致心脏跳动过慢或不规则。

  2. 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的电信号在传导过程中受到阻碍,导致心脏跳动异常。

  3. 心脏停搏:心脏突然停止跳动,需要立即进行急救并安装起搏器以维持生命。

此外,一些因心脏手术或疾病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受损的患者,也可能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

三、永久起搏器的种类与选择

永久起搏器根据安装方式、功能及患者需求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1. 按安装方式分类:

      • 有线起搏器:通过导线与心脏相连,提供电刺激。

      • 无线起搏器(也称无导线起搏器):直接植入心腔内,无需导线连接,更加微创。

  2. 按功能分类:

      • 单腔起搏器:只有一个电极,通常放置在右心室或右心房。

      • 双腔起搏器:有两个电极,一个放置在右心房,另一个放置在右心室,能更精确地模拟心脏的自然跳动。

      • 三腔起搏器(CRT-D):除了双腔起搏器的功能外,还有一个电极放置在左心室,用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生活习惯及经济能力等因素,为患者个性化选择合适的起搏器。

四、永久起搏器的安装过程

永久起搏器的安装是一个微创手术,通常在导管室进行。以下是安装过程的主要步骤:

  1. 术前准备:

      •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心电图分析,确定手术的必要性和方案。

      • 患者需要签署手术同意书,并接受术前心理疏导,以缓解紧张情绪。

  2. 手术过程:

      • 消毒与麻醉:患者脱去上衣,仰卧于手术床上,医生对前胸部进行消毒,并铺设无菌单。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患者保持清醒。

      • 静脉穿刺:在X透视下,医生通过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将电极导线放置到相应的心脏腔室。

      • 制作囊袋:在左侧胸壁下切开皮肤,制作一个囊袋,用于放置起搏器的脉冲发射器。

      • 电极测试与固定:使用起搏分析仪测试导线相关参数,调整电极位置至最佳状态后进行固定。

      • 安装脉冲发生器:将脉冲发生器与电极连接,一起放入囊袋内,然后缝合伤口,进行加压包扎处理。

  3. 术后护理:

      • 卧床休息: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尤其是术后6-12小时内,且在植入起搏器的部位需用沙袋压迫止血。

      • 观察伤口:注意观察手术切口的情况,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避免汗液对伤口的浸润。如发现伤口有红肿、渗液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处理。

      • 饮食与营养:多吃新鲜蔬果和瘦肉,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高蛋白质食物,以免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五、起搏器植入后的康复训练

早期的正确康复训练能促进患者康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康复训练方法:

  1. 术后第一天:平卧4-6小时,前臂能伸曲活动,但要控制在肩关节水平位范围内。

  2. 术后第三天:进行外展运动,上肢往两侧伸展,回收再打开。重复以上动作,逐渐过渡到与肩关节持平,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

  3. 术后第四天:进行前屈后伸运动,站立将患肢前伸和后摆。逐渐增加伸展的幅度,不超过45°,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

  4. 手术2周后:进行旋臂运动和攀岩运动。旋臂运动是患者呈站立位,上肢自然下垂,术肢以肩为轴,前旋或后旋,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攀岩运动是面对墙壁,术肢手指在墙壁上逐渐上爬,应小于90°,每次5-10分钟,每天1-2次。

  5. 手术3个月后:进行绕头运动。患者站立位,身体不可弯曲,术肢抬起从同侧耳部逐渐摸向对侧耳后,每次5-10分钟,每天1-2次。

需要注意的是,术侧上肢应避免提、推、拉重物,避免剧烈运动和用力过度或幅度过大的动作,如打网球、举重物等,以免影响起搏器功能或电极移位。

六、永久起搏器的日常护理与维护

  1. 定期检查:起搏器的电池寿命有限,一般6-12年不等。电量不足时需要及时更换。在植入术的第一年,需要在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进行起搏器的功能检查,之后可以每半年或1年去检查一次,并根据需要调整参数。

  2. 避免电磁干扰:起搏器是一种电子设备,对电磁干扰敏感。因此,患者应远离强磁场区域,如高压线、变电所、发射塔等。在进行MRI检查时,需提前告知医生并确认起搏器是否兼容。

  3. 药物管理:按时服药,并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4. 日常穿着: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对起搏器部位的皮肤造成摩擦。优选棉质衣物。

  5. 体位与睡眠:术后半年内仰躺休息,不要趴睡或患侧卧位休息,避免压迫起搏器。一个月后小口袋已经成熟,此时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俯卧均可。

  6. 出行与运动:随身携带起搏器身份识别卡。乘坐汽车、高铁和飞机等交通工具不会影响起搏器功能。但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七、永久起搏器的未来展望

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永久起搏器正变得越来越智能化、远程化。未来,更多患者将享受到远程监控、自动调整参数等便捷服务。医生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时了解患者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同时,起搏器的设计也将更加人性化,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八、结语

永久起搏器作为现代医疗科技的杰出代表,为无数心脏病患者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和生活的质量提升。从安装到维护,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医护人员的智慧和汗水。作为患者,我们应该充分了解起搏器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共同守护这颗宝贵的“心”。

希望这篇科普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永久起搏器,消除对它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每一位患者都能拥有一颗健康、有力的心脏,享受美好的生活。

(余长江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