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肝腺瘤:肝脏里的‘乖宝宝’也可能闹脾气

2025-01-07 15:1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肝脏里的"神秘住客":肝腺瘤是什么?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工厂,每天默默承担着代谢、解毒、储存能量等重要任务。但你知道吗?这个勤劳的器官偶尔也会悄悄长出一些"不速之客"——比如肝腺瘤。这种肿瘤虽然大部分时候是"乖宝宝",但偶尔也会让人捏把汗。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肝腺瘤的"身份证"
肝腺瘤是一种良性肝脏肿瘤,主要由肝细胞异常增生形成。它常见于20-50岁女性(尤其是长期服用避孕药的人群),但男性也可能因代谢问题或激素类药物(如类固醇)而中招。近年来,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肝腺瘤的检出率逐渐升高。

它是怎么来的?可能和这些因素有关!
激素作祟:女性长期口服避孕药(尤其是含高剂量雌激素)或孕期激素波动,可能刺激肝细胞增生。

代谢问题: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异常人群风险较高。

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多与使用合成类固醇或遗传性疾病(如糖原累积症)相关。

其他:某些基因突变(如CTNNB1基因)也可能导致腺瘤形成。

肝腺瘤会"搞事情"吗?警惕这些信号!
大部分肝腺瘤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但如果它开始"闹脾气",可能出现:

· 右上腹隐痛或胀痛

· 腹部摸到肿块

· 罕见但危险的并发症:肿瘤破裂出血(突发剧烈腹痛、休克)

· 极少数可能恶变为肝癌(风险约5%-10%)

如何揪出这个"小调皮"?
影像学检查:

超声:初筛常用,但可能误判为血管瘤或肝癌。

增强CT/MRI:可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位置及血供特点。

特异性对比剂MRI(如肝胆期显像):帮助区分腺瘤和其他肝脏病变。

病理活检:在影像学难以确诊时,可通过穿刺明确性质。

治疗:需要"一刀切"吗?
治疗方案因人而异,关键看肿瘤的"脾气":

保守观察:

适用于肿瘤<5厘米、无症状且无恶变高危因素的患者。

需定期复查(每6-12个月一次影像学检查),并停用相关药物(如避孕药)。

手术切除:

肿瘤≥5厘米、生长迅速、有出血风险或疑似恶变时推荐手术。

微创技术(腹腔镜)已广泛应用,恢复快、创伤小。

紧急处理:若肿瘤破裂出血,需立即介入栓塞或手术止血。

预防小贴士
女性避免长期(>5年)服用高剂量雌激素避孕药,可选择其他避孕方式。

男性慎用合成类固醇增肌,运动需科学。

控制体重,远离脂肪肝和代谢综合征。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人群,早发现、早干预!

冷知识彩蛋
你知道吗?肝腺瘤曾是"女性专属病",但近年来随着健身文化的流行,因服用类固醇而患病的男性比例悄然上升。看来,追求"八块腹肌"的路上,也要小心肝脏的抗议哦!

总结:肝腺瘤虽多为良性,但绝非"善茬"。科学管理生活习惯,定期关注肝脏健康,才能让这个"乖宝宝"永远不闹脾气!

(万百顺 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 肝胆胰外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