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精密如仪器的肝脏中,偶尔会出现一些让人疑惑的状况,肝脏局灶性结节性不典型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便是其中之一。这个拗口的医学术语,其实说的是肝脏里悄悄冒出的一个 “小团体”,它的出现往往会让患者和家属紧张不已,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个 “神秘小团体”。
一、FNH是谁?——肝脏中的“狼皮羊”
FNH 更像是肝脏组织在生长过程中开的一个 “小差”,是一种肝脏的良性病变。简单来讲,就是肝脏里的一些细胞生长变得有点不规则,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结节。这些结节有着自己独特的结构,中心常常有个像星星形状的瘢痕组织,从这个瘢痕向外,肝细胞、血管和胆管像车轮的辐条一样排列着。它在影像学检查中可能“伪装”成肝癌,但本质却是一只“披着狼皮的羊”。FNH是肝脏良性肿瘤中的“亚军”,仅次于肝血管瘤,尤其偏爱20-50岁的年轻人,尤其是女性(约占75%)。
二、FNH的诞生记——血管畸形的“连锁反应”
科学家认为,FNH的诞生源于肝脏血管的异常发育。正常肝组织通过肝动脉和门静脉供血,但FNH病灶内的血管像“迷路”一样畸形,导致局部肝细胞血流异常,误以为需要“加班”增生,最终形成结节。这种增生并非失控,而是肝细胞的“有序扩张”。
三、如何识破FNH的“伪装”?——影像学的火眼金睛
大多数FNH是体检中的“意外访客”,需通过以下手段鉴别其真面目:
超声检查是发现肝脏异常的常用 “侦察兵”,它能初步看到肝脏里有没有结节。但要想更清楚地了解这个结节是不是 FNH,还得靠 CT 和 MRI 这些更厉害的 “武器”。在增强 CT 或者 MRI 检查中,FNH 会有一些典型的表现,比如动脉期快速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持续强化等,医生通过这些影像特征,再结合患者的病史,大多就能做出准确的诊断。有时候,为了进一步明确,可能还需要进行肝穿刺活检,取一点结节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
四、灵魂拷问:FNH会癌变吗?——答案是“几乎不会”
这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目前医学界公认:FNH的癌变概率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全球文献中仅有个位数争议性病例报道,且多数无法完全排除合并其他病变的可能。FNH是正常肝细胞的“有序增生”,没有基因突变或失控增殖倾向,与肝癌的“恶性种子”有本质区别。
对比其他病变,比如肝腺瘤(另一种良性肿瘤)有5%-10%的癌变风险,但FNH与腺瘤不同,无需因“癌变焦虑”过度治疗。但是需要注意,如果病理活检发现病灶内存在异常细胞或基因突变,需警惕是否误诊为FNH(例如高分化肝癌的伪装),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五、FNH需要治疗吗?——多数只需“佛系观察”
治疗原则:1.大多数无症状、直径<5cm且诊断明确的FNH,无需治疗,仅需每3-6个月复查。2.手术指征:直径>5cm且压迫周围器官(如胃、膈肌);病灶快速增大或破裂风险高;无法排除肝癌或肝腺瘤(需病理活检确认)。手术方式以腹腔镜微创切除为主,创伤小、恢复快。
六、健康锦囊——与FNH和平共处的小贴士
定期体检:建议每隔 6 - 12 个月做一次超声或者 MRI 检查,观察结节有没有变化。
拒绝恐慌:FNH≠肝癌,保持乐观心态至关重要。
科学就医:若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及时至肝胆外科就诊。
生活如常:无需忌口或改变生活习惯,除非医生特别建议。
肝脏里的这个 “神秘小团体” FNH,虽然听起来陌生又可怕,但其实大多数时候并不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FNH虽披着“狼皮”,实则是肝脏的“乖孩子”。了解它的来龙去脉,能让我们在面对它时更加从容不迫。如果体检中发现了类似情况,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让专业人士为我们答疑解惑,制定合适的应对方案。
(万百顺 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 肝胆胰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