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是常见的急腹症,保守治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方式之一。保守治疗期间的观察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护理要点和观察重点。
一、肠梗阻保守治疗的总体目标
保守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梗阻症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感染和并发症,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抗感染等措施,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等待肠道功能恢复。
二、病情观察
1.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体温升高可能提示感染,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可能是休克的早期表现。
2. 腹部症状和体征:观察腹痛的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有无腹胀、呕吐、肛门排气排便情况。腹部体征包括腹部膨隆程度、有无压痛、反跳痛、肠型和蠕动波。
3. 胃肠减压情况:注意胃肠减压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状。引流液呈暗红色或血性可能提示肠绞窄。
4. 出入量记录: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包括呕吐量、胃肠减压引流量、补液量等,以评估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三、护理措施
1. 禁食与胃肠减压:患者需禁食,通过胃肠减压管持续吸引,减少胃肠道内容物,减轻腹胀,改善肠道血液循环。
2. 体位护理:病情允许时,可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减轻腹胀。
3. 补液与营养支持:根据医嘱,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4. 呕吐护理:呕吐时,协助患者坐起或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呕吐后及时清理口腔,保持口腔清洁。
5. 心理护理:肠梗阻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恐惧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耐心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四、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1. 感染预防:保持胃肠减压管和引流管的通畅和清洁,防止逆行感染。定期更换引流袋和敷料,保持伤口干燥。
2. 血栓预防: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四肢,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3. 肠粘连预防: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道蠕动恢复,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五、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1. 饮食指导:出院后,患者应逐渐恢复饮食,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软食,避免食用难以消化和刺激性食物。
2. 活动指导:适当增加活动量,避免长时间卧床,促进身体恢复。
3.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和紧张情绪影响康复。
4. 定期复查:出院后定期到医院复查,观察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之,肠梗阻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通过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帮助患者安全度过急性期,促进康复。
(秦楠 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