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踝关节扭伤,不只是"崴脚"那么简单!

2023-10-19 19:2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不就是崴个脚吗?贴个膏药歇两天就好了!"如果听到类似的话,请务必提高警惕——这种看似常见的运动损伤,可能埋下影响一生的健康隐患。踝关节作为人体最"接地气"的关节之一,承担着全身重量的同时,还承担着跳跃、奔跑、转向等复杂动作,其精密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一、崴脚≠小事:被低估的"隐形杀手"

当脚踝突然内翻超过正常范围,伴随"咔嗒"声传来钻心疼痛时,超过85%的人会出现外侧韧带损伤。这些韧带就像三根弹性绷带(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紧紧包裹着踝关节外侧。

1、轻度损伤:韧带轻微撕裂,局部肿胀淤青,尚能勉强行走

2、中度损伤:韧带部分断裂,关节明显不稳,需拄拐辅助

3、重度损伤:韧带完全断裂+骨折,脚踝变形无法承重

更危险的是,约30%的严重扭伤会伴随外踝撕脱性骨折——骨片像瓷碗边缘的豁口般翘起,若不及时复位,可能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定。

二、四大误区:让脚踝伤上加伤

误区一:"趁热"揉搓活血

急性期(24-48小时)热敷会加速血管扩张,肿胀反而加重。正确做法是遵循RICE原则:

1、Rest休息:避免负重,必要时使用拐杖

2、Ice冰敷:每小时敷15分钟,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

3、Compression加压:弹力绷带"8"字包扎

4、Elevation抬高:平躺时脚踝高于心脏

误区二:强行带伤运动

韧带修复需要6-8周,过早活动会导致瘢痕愈合,像橡皮筋失去弹性。有位马拉松爱好者扭伤后坚持"慢跑恢复",结果3年内扭伤7次,最终需要手术重建韧带。

误区三:忽视康复锻炼

长期制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康复后期应进行单腿平衡训练(睁眼→闭眼)、弹力带抗阻练习,逐步恢复本体感觉。

误区四:旧鞋不更换

磨损严重的鞋底会改变足部力学结构。建议每500公里更换跑鞋,日常鞋出现"歪跟"现象也要及时淘汰。

三、危险信号:这些情况必须就医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请立即就诊:

✅ 脚踝明显畸形或骨擦感(可能骨折)

✅ 皮肤青紫范围持续扩大(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

✅ 3天后疼痛无缓解或加重

✅ 反复扭伤(可能已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定)

医生会通过抽屉试验(检查前距腓韧带)、内翻应力试验等查体,结合X光/MRI明确损伤程度。严重韧带断裂或骨折移位需手术治疗,关节镜微创修复已成为主流。

四、终极防护:让脚踝"百毒不侵"

1、运动防护三件套

(1)高帮鞋+护踝:篮球、羽毛球等急停变向运动必备

(2)肌效贴:通过弹性贴布改善肌肉张力分布

(3)平衡训练:闭眼单腿站立超过30秒为合格

2、日常防护小技巧

(1)下楼梯时"全脚掌着地",避免前脚掌先触地

(2)穿高跟鞋不超过5cm,选择粗跟更稳定

(3)久坐后活动脚踝:顺时针/逆时针各转10圈

3、特殊人群注意

(1)扁平足:定制矫形鞋垫纠正力线

(2)糖尿病:控制血糖,神经病变会降低本体感觉

(3)孕妇:松弛素分泌使韧带更易受伤,避免穿拖鞋

踝关节扭伤不是命运的"崴"转,而是健康的警示灯。及时科学的处理,配合持之以恒的康复训练,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恢复如初。记住:你的每一次正确选择,都在为未来的关节健康"储蓄"。下次崴脚时,请给它应有的重视——毕竟,我们要用这双脚丈量世界的美好。

(明晓锋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足踝外三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