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CPR,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是一项紧急救生技能,旨在在心脏骤停患者得到专业医疗救助前,通过人工方式维持其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存机会。心脏骤停后的“黄金4分钟”至关重要,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开始CPR,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步骤,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注意事项,帮助公众掌握这一关键时刻的救生技能。
一、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
1. 识别心脏骤停
观察:判断患者是否无意识、无呼吸或仅有喘息样呼吸。
呼叫求助: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中国的120),并寻求现场其他人的帮助。
检查循环:快速检查患者是否有脉搏,但这一步骤在某些急救指南中已被简化,因为即使是微弱的脉搏也可能不足以维持生命,而立即开始CPR更为关键。
2. 安全的施救环境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接近患者,避免在危险环境中施救。
二、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1. C-胸外按压
位置:将患者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跪在患者肩部一侧。
手法:双手重叠,掌根放在胸骨下半部(两乳头连线中点),手指交叉或翘起,避免压伤肋骨。
深度与频率:用力快速按压,使胸骨下陷5-6厘米(成人),按压频率至少100-120次/分钟。
减少中断: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每次换人按压时,应尽量减少中断不超过10秒。
2. A-开放气道
仰头抬颏法: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向后推,另一手置于下颌下方,向上抬,使头部后仰,开放气道。
3. B-人工呼吸
口对口呼吸:捏住患者鼻孔,用口完全覆盖患者口部,吹气两次,每次约1秒钟,观察胸廓起伏。
仅按压CPR:对于未经训练的旁观者或专业救援人员在不具备进行人工呼吸条件时,持续进行仅按压的CPR也是有效的。
三、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AED能够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并在必要时给予电击,帮助心脏恢复正常节律。
步骤:打开AED,按照语音提示操作,贴好电极片,远离患者,AED分析心律,如建议电击,则按下电击按钮。
继续CPR:AED使用后,如未恢复自主心律,继续进行CPR直至专业医疗人员到达。
四、特殊场景下的注意事项
1. 儿童与婴儿CPR
儿童(1岁至青春期前)与成人的CPR步骤相似,但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至1/2,频率相同。
婴儿CPR采用两指按压胸骨下半部,深度约4厘米,频率略快,约100-120次/分钟,使用口对口鼻呼吸法。
2. 孕妇CPR
孕妇应侧卧,以避免压迫胎儿,同时尽量将子宫推向一侧,按照成人CPR步骤进行,但避免过度按压腹部。
3. 水上CPR
如在水上发现心脏骤停患者,应迅速将其移至安全地带,尽快开始CPR,注意保持患者头部高于水面,避免误吸。
五、培训与练习
心肺复苏是一项技能,需要通过正规培训和实践来掌握。参加由专业机构提供的心肺复苏课程,定期复习和实践,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采取行动。
六、结语
心脏骤停是突发且致命的,但及时的心肺复苏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掌握心肺复苏技能,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提升公众急救意识,为生命争取宝贵的“黄金4分钟”。记住,时间就是生命,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而正确的行动至关重要。
(李勤 社旗县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