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CH)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甲状腺先天性发育异常、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或甲状腺激素受体缺陷等原因,导致新生儿出生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这种疾病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发智力障碍。因此,了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相关知识,对于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甲状腺发育不全、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障碍以及甲状腺激素受体缺陷等。其中,甲状腺发育不全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所有病例的80%-85%。这可能是由于胚胎期甲状腺发育过程中的基因突变、环境因素或母体疾病等因素导致的。
甲状腺激素是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重要调节激素。在胎儿期,甲状腺激素对于脑发育尤为重要,它能促进神经元的增殖、分化和突触形成。因此,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会导致胎儿期及新生儿期甲状腺激素供应不足,进而影响脑发育,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
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表现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轻重不一。在新生儿期,宝宝可能表现为黄疸延迟消退、哭声低弱、吸吮力差、喂养困难、体温低、便秘、腹胀等症状。随着月龄的增长,宝宝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落后、面容特殊(如眼距宽、鼻梁低平、舌大而宽厚、常伸出口外)等表现。此外,部分宝宝还可能伴有心脏、骨骼、肌肉等方面的异常。
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筛查与诊断
由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表现多样且非特异性,因此,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预防智力障碍等严重后果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普遍采用新生儿足跟血干血片TSH(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作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初筛指标。若初筛结果异常,则需进一步进行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测以明确诊断。
四、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治疗与管理
一旦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应立即开始治疗。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治疗通常采用左甲状腺素钠片(L-T4)替代治疗,剂量需根据宝宝的年龄、体重和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进行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进行身高、体重、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的监测,并按时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家长还应给予宝宝足够的关爱和陪伴,鼓励宝宝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促进其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五、预防与干预措施
虽然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无法完全预防,但通过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筛查覆盖率、及时诊断和治疗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危害。此外,对于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孕妇,应进行产前筛查和诊断,以便尽早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对于已经确诊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宝宝,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重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和特殊教育等方面的综合干预措施。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宝宝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结语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是宝宝的隐形健康挑战之一。通过加强筛查、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及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其对宝宝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的不良影响。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指导。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提高公众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郭俊丽 濮阳市人民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