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关于脑出血的种种传闻,其中一种较为特殊且危险的类型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这种疾病虽然不常发生,但一旦出现,往往病情危急,需要我们迅速做出反应。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让您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到急救与预防全知道。
二、认识蛛网膜下腔出血
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简称SAH,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蛛网膜是覆盖大脑和脊髓的一层薄膜,其下腔是脑脊液流动的通道。当血液流入这个空间时,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症状。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
(1)动脉瘤破裂:这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80%。动脉瘤是血管壁的薄弱区域,随着血液的冲击,薄弱处逐渐膨胀,最终破裂。
(2)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等,这些异常的血管结构容易破裂出血。
(3)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壁,增加破裂风险。
(4)外伤:头部受到撞击或剧烈震动时,也可能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5)其他原因:如血液病、感染、肿瘤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
(1)突发剧烈头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常被形容为“生平最严重的头痛”。
(2)恶心、呕吐:伴随头痛出现。
(3)意识障碍:轻者表现为嗜睡、昏睡,重者可出现昏迷。
(4)颈项强直:由于血液刺激脑膜,导致颈部肌肉僵硬。
(5)视力障碍、言语不清、肢体瘫痪:这些症状取决于出血部位和范围。
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救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一旦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立即拨打120或当地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患者安静
让患者平卧,头部抬高15-30度,以减少脑部出血。避免剧烈搬动患者,以免加重出血。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如发现呼吸停止或异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控制血压
如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且现场有血压计,可测量血压。如血压过高,可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
防止误吸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患者呕吐,应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
四、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
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是血管损伤的因素。戒烟限酒有助于保护血管,降低出血风险。
健康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
适量运动
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可能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疾病。
避免头部外伤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避免头部受到撞击或剧烈震动。
五、结语
蛛网膜下腔出血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了解其病因、症状、急救和预防措施,就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反应。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及时就医是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关注脑健康,远离疾病困扰。
(秦俊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一病区 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