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老年人常见牙齿问题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牙齿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以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牙齿问题:
1. 牙齿松动
常见因素有外伤、牙周病、根尖炎等。不同原因对应不同处理方法,如外伤可进行牙齿固定,牙周病可进行龈上洁治术等治疗,根尖炎根据严重程度进行根管治疗或拔牙后义齿修复。
2. 牙齿容易脱落
可能由口内环境变化、龋齿、牙龈炎、缺钙等多种原因引起。老年人年纪大掉牙多为牙周病、龋病等。牙周病会造成牙槽骨丧失,牙齿出现松动,严重时会出现掉牙。龋病严重时也会导致掉牙。
3. 口干症状
与年龄、某些药物、口腔细菌感染等有关,可通过多饮水和定期口腔清洁缓解。老年人口干,考虑是生理性口干、口腔念球菌感染或者某些全身性疾病而引起的。生理性口干主要是由于年龄增长,唾液的分泌量降低而引起的,可以多喝水进行缓解。口腔念球菌感染除了口干还会出现疼痛感,一般口腔卫生不好的老人容易发病。全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也会引发口干,这些疾病都可能表现为口干,但同时会伴有其他特征性的症状。
4. 牙周炎症状明显
可能由于血液循环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引起,治疗应注重控制感染、保持口腔清洁及口腔抗炎。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性疾病,早期以牙龈炎为主,随着病程进展,患者可出现牙龈红肿、疼痛、退缩,牙根外露、牙槽骨吸收,牙缝越来越大,牙齿逐渐出现咬物酸软、松动、移位,甚至脱落。
5. 容易罹患龋病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糖类摄入增加,老年人唾液分泌量减少且存在牙列不齐又未做好口腔清洁时易患龋病。老年人患上龋齿的原因有很多,如细菌因素,在龋齿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细菌在龋病发病中起着主导作用;饮食因素,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糖,为菌斑中细菌提供生活和活动能量,细菌代谢产生有机酸使釉质脱矿破坏形成龋洞;口腔结构方面,牙齿的形态、结构和位置与龋齿发病有明显的关系,深窝沟内容易滞留细胞和食物残屑诱发龋齿,矿化不足的牙齿抗龋性低,乳牙和年轻恒牙及老年人的牙齿结构和钙化程度不够成熟,容易患龋病。
6. 牙髓炎和根尖周炎
龋病未及时治疗,细菌扩散侵入牙髓可致牙髓炎,炎症未控制继续扩散会引起根尖周炎,均会引起疼痛。
7. 过度磨耗
不良咬合关系和咀嚼习惯会加重牙面不均匀磨耗,可导致牙面敏感、牙髓炎等问题,还可能形成高陡牙尖斜面引发牙隐裂、根裂。
8. 牙列缺损和缺失
部分牙缺失为牙列缺损,全口牙缺失为牙列缺失,缺牙后应及时修复,可采用活动义齿、固定义齿或种植修复。
9. 楔状缺损
老年人常以 “横刷” 方式刷牙,牙颈部形成 “沟”,出现刷牙或进食时牙齿酸痛症状,严重缺损可形成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甚至牙折断。
二、远离牙齿疾病的方法
1. 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每天刷牙 2 - 3 次,每次不少于 3 分钟,保证每个牙面都刷到,每 2 - 3 个月更换牙刷,刷毛变形及时更换。使用牙线、牙缝刷去除牙缝内食物残渣及菌斑。老年人应选用柔软的牙刷和温和的牙膏,注意刷牙姿势正确,轻柔地清洁牙齿表面、舌头和牙龈。同时,在日常口腔清洁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对牙邻面间隙的清洁,可使用间隙刷、牙线和牙签清除存留在邻面及牙根面的食物残渣及牙菌斑,有条件时可选用冲牙器。
2.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每 3 - 6 个月进行一次口腔专科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治疗,如牙周疾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龋病或楔状缺损进行充填治疗,牙髓炎和根尖周炎进行根管治疗等。很多口腔疾病在发生早期,机体已给出提示 “信号”,因此及时关注、早期治疗,更利于天然牙的保留。老年人口腔疾病患病率高、发展速度快,应至少每年接受一次口腔检查及洁牙,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很多口腔疾病,还能够根据专业建议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控制口腔疾病的发展。
3. 及时修复缺失牙齿
出现牙体缺损及时修补,牙齿缺失及时到医院修复,恢复咀嚼功能,避免邻牙移位。老年人牙齿缺失可以通过种植牙、固定义齿以及活动义齿等方式进行修复,至于该如何选择,应该咨询专业的医生。牙缺失后需要及时进行修复,恢复相对完整的牙列,恢复口腔基本功能,以免引起邻牙移位、对颌牙齿的伸长,影响整个口颌系统。
4. 坚持锻炼牙齿
叩齿是一种简单高效的锻炼方法,早上起床前和晚上睡觉前各轻叩齿 100 - 200 次,注意用力不可过猛。正确进行叩牙的方法如下:将嘴唇轻轻闭上,上下牙齿相互轻叩;用适中的力量,让牙齿有节奏地相互轻叩,发出 “嗒嗒” 的声音;每次叩牙的时间为 30~50 下,每天可以进行 2~3 次;在叩牙时,可以将舌头抵住上颚,以帮助刺激唾液分泌,提高口腔的自洁能力;叩牙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用力过度,以免对牙齿造成损伤。
5. 戒烟限酒,健康生活
烟酒会增加患口腔癌、牙齿变色、牙周疾病等风险,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有助于口腔和全身健康。吸烟和过量饮酒对口腔健康有害,烟草和酒精可以导致牙齿变黄、口腔干燥、口臭等问题,甚至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老年人应尽量戒烟限酒,以保护牙齿和整个口腔的健康。同时,要合理膳食,控制甜食摄入频率及总量,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这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也有利于预防龋病、牙周病、牙酸蚀症和口腔癌等口腔常见病。
三、保护中老年人牙齿的重要性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完整牙列能充分咀嚼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促进营养吸收。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若牙齿出现问题,如龋齿、牙齿松动等,会影响咀嚼功能。龋齿可能诱发心脑血管问题,因为口腔中的细菌可能通过受损的组织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牙齿松动则会加重消化系统负担,导致食物不能被充分咀嚼,增加胃肠道的消化压力。口腔疾病与全身性疾病关系密切,例如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就像一个细菌蓄水池,细菌不仅可造成牙龈、牙槽骨萎缩,牙齿脱落,还可通过血液感染心血管组织,导致许多系统的疾病。患有牙周疾病的孕妇早产率和低体重儿出生率是普通人群的 7.5 倍,并且会导致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增加,影响婴儿脑部发育。牙周感染会影响内分泌的代谢,从而影响血糖的控制及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此外,缺牙的病人咀嚼功能大幅度降低,会使大脑一些区域的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加剧某些脑细胞萎缩蜕变,最终导致记忆力减退,阿尔茨海默症发病率上升。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健康的牙齿可以伴随终身,实现世界卫生组织 “8020 计划”。世界卫生组织在 2001 年首次提出 “8020 计划”,即人到 80 岁时,仍然保有至少 20 颗健康的牙齿。朱阿姨作为在场被夸的口腔健康第一人,近 80 岁的她依旧保持一口完美的牙齿,平时注重卫生的她从来没有忽视过对于牙齿的保护,坚持每天刷牙两次。众多研究表明,牙病可以引发或加重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因此,不能让 “老掉牙” 的问题影响晚年的健康生活。保留更多健康牙齿、制作功能良好舒适的假牙能提升老年生活品质,缺牙会影响发音、容貌和日常进食,降低咀嚼效率、影响口颌功能。老年人牙齿缺失后,咀嚼能力降低,面部皮肤和肌肉动作减少,而且没有牙齿的支撑,特别容易出现面部塌陷的情况。发音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牙齿是发音重要的辅助器官,牙齿缺失后发音不清楚、不准确,听起来就像漏风一样,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流。此外,牙齿缺失还会危及邻牙,造成消化不良,甚至可能导致记忆力减退,引发老年痴呆。
综上所述,保护中老年人牙齿至关重要,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还能极大地提升生活质量。
(李晓宇 河南省人民医院 口腔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