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脑梗后吞咽困难,中医“醒脑开窍”针法+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2025-01-27 20:0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脑梗,即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其中,吞咽困难是脑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醒脑开窍”针法与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结合,为脑梗后吞咽困难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康复方案。

脑梗后吞咽困难的危害

吞咽困难不仅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营养摄入,还可能导致误吸、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对于脑梗患者而言,吞咽困难还可能影响言语功能,进一步加剧其社会和心理障碍。因此,及时有效的康复干预对于改善脑梗后吞咽困难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中医“醒脑开窍”针法

中医“醒脑开窍”针法是一种基于中医经络理论和针灸疗法而发展出来的特色针法。它旨在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达到疏通经络、醒脑开窍的目的。在治疗脑梗后吞咽困难时,“醒脑开窍”针法主要选取头部、颈部及手部的相关穴位进行针刺。

头部穴位:如百会、四神聪等,这些穴位位于头顶部,针刺后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颈部穴位:如风池、廉泉等,这些穴位位于颈部,针刺后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吞咽肌群的协调性。

手部穴位:如合谷、内关等,这些穴位位于手部,针刺后可调节全身气血,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通过“醒脑开窍”针法的治疗,患者脑部受损的神经网络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吞咽肌群的协调性得到改善,从而缓解吞咽困难症状。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是脑梗后吞咽困难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患者的吞咽肌群力量和协调性,改善吞咽功能。

基础训练:包括口腔运动训练、舌部运动训练等,旨在提高口腔和舌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吞咽刺激训练:通过不同温度、质地、味道的食物或饮料刺激患者的吞咽反射,增强其吞咽意识。

代偿性训练:如头部倾斜、颈部屈曲等姿势调整,以减少误吸风险,提高吞咽效率。

进食训练: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患者逐步尝试进食不同质地、大小的食物,直至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自主进食。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需要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在训练过程中,医生或康复师会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进展,及时调整训练方案,确保训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医“醒脑开窍”针法+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结合应用

中医“醒脑开窍”针法与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结合应用,为脑梗后吞咽困难患者提供了一种全面、系统的康复方案。通过针法的治疗,患者脑部的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为吞咽功能的改善奠定了基础。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则进一步巩固了针法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吞咽能力和生活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能以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为主,辅以中医针法治疗;而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则可能需要更加密集的针法治疗和更加系统的康复训练。

此外,医生还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康复过程中,家属的参与和支持同样重要。家属应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训练,为其提供必要的照顾和鼓励,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结语

脑梗后吞咽困难是脑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醒脑开窍”针法与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结合应用,为脑梗后吞咽困难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康复方案。通过科学、系统的治疗和训练,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在未来的康复工作中,我们应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康复方法和技术,为脑梗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康复服务。

(胡松奇 镇平县妇幼保健院(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中医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