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肾脏病的概述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长期进行性的疾病,涉及肾脏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血压稳定以及生产调节红细胞生成的激素等。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脏会逐渐丧失这些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由于慢性肾脏病在早期阶段没有明显症状,患者在初期不易察觉,因此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二、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症状
水肿: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下肢、眼睑或手部可能出现异常肿胀,这与体内液体滞留有关,肾脏功能受损导致无法有效排出多余的水分。
尿量改变:肾脏调节体液和排泄废物的能力受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尿量减少或尿量异常增多的情况。
尿路刺激征:尿频、尿急或疼痛感等尿路刺激症状,可能为肾脏疾病引起的尿道炎症或感染。
夜尿: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调节尿液生成的能力显著下降,无法有效地保持体内的水分平衡,导致夜尿频繁。
尿色改变:尿色呈现出深黄色或其他非正常颜色,是体内代谢产物未能有效排出而累积的结果。
腰痛:肾脏结构受损或炎症可能引起腰痛或不适。
高血压:肾脏在维持血压稳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体内钠和水滞留,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三、必须定期查尿常规的3类人群
1.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诱因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增加肾脏的过滤压力,导致肾脏损伤。因此,高血压患者必须定期查尿常规,监测肾脏功能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肾脏问题。
2.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也是慢性肾脏病的高危因素。高血糖会损害肾脏的微小血管,导致肾脏功能逐渐下降。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查尿常规,以监测尿蛋白等指标,及时发现肾脏病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群
肾脏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肾脏病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肾脏病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因此,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群应更加重视肾脏健康,定期查尿常规,以便及早发现潜在的肾脏问题。
四、慢性肾脏病的检查方法
1. 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肾脏疾病筛查的首选方法,具有简便、安全、无创伤的优点。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了解尿液的颜色、透明度、PH值、比重以及蛋白质、糖、酮体等多个指标,从而初步判断肾脏是否存在异常。
2. 尿微量白蛋白检查
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可以提高早期筛查的灵敏度,用于筛查微量蛋白尿和肾脏疾病早期损伤。这一检查能够反映肾脏间质的损伤情况,有助于及早发现肾脏病变。
3. 肾功能检查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的测定,用于评估肾脏排泄代谢废物的能力。虽然血清肌酐检测快速简便,但敏感性较低,不能反映早期肾损害。因此,在肾功能检查中,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4.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显像、静脉尿路造影、CT、磁共振成像(MRI)等,用于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肾脏损伤程度以及肾脏相关疾病的精确定位。这些检查有助于判断疾病的性质,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5. 肾脏病理学检查
肾活检取肾脏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但对多种肾脏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五、预防与注意事项
合理饮食:降低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高盐等食品,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量,有助于预防肾病的发生。
适度运动:保持适度的运动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助于肾脏健康。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肾脏问题。
注意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总之,慢性肾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对人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构成威胁。通过定期查尿常规等检查方法,及时发现并处理肾脏问题,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是保证肾脏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
(陈铁成 社旗县青台卫生院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