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其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给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威胁。尽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脑梗死的急性期治疗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预防其复发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出院后,患者仍需终身警惕,因为脑梗死的复发风险始终存在。以下从多个方面阐述为什么预防脑梗死复发需要终身警惕。
一、脑梗死的复发危险因素
血管基础差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常见病因。如果患者血管基础差,如存在动脉硬化、狭窄、闭塞等问题,且不注意控制血管危险因素,如不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易导致脑梗死的复发。
血管损伤 :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吸毒等,会损伤血管内膜,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增加脑梗死复发的风险。
心脏病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等心脏疾病可导致心脏或血管内形成栓子。栓子随血液循环流动,堵塞脑动脉血管造成栓塞,从而引发脑梗死。心脏病控制不佳的患者,脑梗死复发的风险较高。
血液成分异常 :血液高凝状态也是脑梗死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患者存在血小板增多、红细胞增多、凝血因子被激活等血液成分异常,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增加脑梗死复发的风险。
二、出院后仍需警惕的原因
危险因素持续存在 :出院后,患者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可能仍然存在,这些疾病是脑梗死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果不加以控制,将大大增加脑梗死复发的风险。
不良生活习惯难以纠正 :部分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仍然保持吸烟、酗酒、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会进一步损害血管健康,增加脑梗死复发的风险。
药物依从性不佳 :部分患者出院后,由于药物副作用、经济压力或缺乏健康意识等原因,不能按时、按量服用药物。这会导致病情控制不佳,增加脑梗死复发的风险。
复查和监测不足 :定期复查和监测是预防脑梗死复发的重要手段。然而,部分患者出院后,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时进行复查和监测,导致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从而增加了脑梗死复发的风险。
三、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措施
管理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饮食 :减少盐分、油脂和糖分的摄入,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如瘦肉、鱼类等。避免暴饮暴食,保持合理的体重。
适度运动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水平。但需注意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持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和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依从性。
定期复查 :遵医嘱定期前往医院复查,了解恢复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新发症状。通过复查血液检查、心电图、血管超声等项目,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脑梗死复发的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预防脑梗死复发需要终身警惕。出院后,患者应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按时服用药物,定期复查和监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脑梗死复发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杨寻 漯河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