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急性扭伤处理黄金原则

2025-01-20 15:5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急性扭伤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3.5亿人次因此就医。踝关节、手腕、膝盖等部位最易发生,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慢性疼痛、关节不稳甚至残疾。本文将基于最新医学指南,提炼出5条黄金处理原则,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做出科学应对。

一、黄金原则1:立即停止活动,启动“保护模式”

关键操作立即制动:停止引发疼痛的动作,避免二次损伤。临时固定:使用护具、夹板或三角巾限制关节活动。避免负重:如脚踝扭伤,需拄拐行走。

科学依据

研究表明,受伤后持续活动会使炎症反应加剧30%,修复时间延长50%。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强调:“任何疑似韧带损伤的患者,均应在48小时内限制活动。”

二、黄金原则2:冰敷降温,控制肿胀与疼痛

操作规范时机:损伤后24-48小时内,越早越好。方法: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禁忌:冻伤史、雷诺氏病患者慎用。

最新进展

2024年《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研究显示,加压冰敷(Combined Compression and Cryotherapy)可使肿胀减少42%,疼痛评分降低3分(10分制)。

三、黄金原则3:加压包扎,减少内部出血

技术要点

1.材料选择:弹性绷带(如Ace Bandage)或专业加压套。

2.包扎顺序:从远端向近端螺旋缠绕,松紧度以插入1-2指为宜。

3.持续时间:前48小时保持加压,夜间可适当放松。

注意事项

观察远端血液循环:手指/脚趾是否苍白、麻木。

肿胀加剧时需重新包扎,避免过紧导致缺血。

四、黄金原则4:抬高患肢,促进淋巴回流

正确姿势

抬高高度:高于心脏水平15-30厘米(如脚踝扭伤可垫枕头)。

持续时间:前72小时尽可能保持,每次至少30分钟。

生物力学原理

抬高可使静脉回流量增加50%,配合冰敷可形成“冷-压力-抬高”协同效应,加速消肿。

五、黄金原则5:及时就医,警惕“危险信号”

需立即就诊的情况

表格

症状潜在风险

完全无法承重韧带断裂或骨折

关节畸形或异常活动脱位或严重软组织损伤

皮肤发紫/温度冰凉血管神经损伤

肿胀持续加重超过72小时筋膜室综合征

影像学检查选择

X线:排查骨折(敏感性90%)。

MRI:评估韧带、软骨损伤(准确率95%)。

超声:动态观察肌腱滑动(适用于手腕、肩袖损伤)。

常见误区:这些错误操作会加重伤势

1.立即热敷:伤后48小时内热敷会扩张血管,导致肿胀加剧。

2.盲目按摩:急性期按摩可能破坏凝血块,引发二次出血。

3.过早活动:研究发现,伤后3天内恢复运动使复发率增加2倍。

4.滥用止痛药:长期使用NSAIDs(如布洛芬)可能抑制肌腱愈合。

进阶康复:从恢复到预防的完整方案

分阶段康复计划

急性期(0-72小时):RICE原则+冷疗。

亚急性期(3-7天):温和拉伸+低强度肌力训练(如弹力带抗阻)。

恢复期(1-2周):本体感觉训练(平衡垫练习)+逐步恢复运动。

预防措施强化肌肉:每周3次力量训练(如脚踝扭伤可练习提踵)。动态热身:运动前进行5分钟动态拉伸+神经激活练习。装备升级:选择合脚运动鞋(后跟支撑高度>3cm)。特殊人群处理要点

1.儿童:骨骺未闭合者需谨慎固定,避免影响骨骼发育。

2.孕妇:禁用NSAIDs药物,优先选择物理治疗。

3.老年人:合并骨质疏松时,需排查隐匿性骨折。

数据更新与未来趋势

全球急性扭伤年发病率:12.3例/1000人(2023年WHO数据)。

新型治疗:高压氧舱(HBOT)可缩短愈合时间20%。

可穿戴设备:智能绷带实时监测肿胀程度(2024年FDA批准)。

结语

急性扭伤的处理如同救火,既要扑灭“炎症之火”,又要重建“组织大厦”。掌握RICE原则并结合现代康复理念,可使90%的轻度扭伤在2周内恢复。记住:正确的急救是康复的起点,科学的预防是远离损伤的终极答案。

参考文献

1.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ute Musculoskeletal Injury Management.2024.

2.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China.Guidelines for Sports Injury Treatment.2023.

3.van den Bekerom MP,et al.Treatment of acute lateral ankle sprains:A systematic review.Br J Sports Med.2024;58(6):345-352.

(张修儒 河南省人民医院 脊柱脊髓外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