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胁人类健康的众多疾病中,脑梗死堪称“沉默杀手”。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梗死患者约200万,其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作为脑梗死的重要预警信号,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了解TIA,及时捕捉其发出的救命信号,对预防脑梗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认识TIA:脑梗死的“前哨”
TIA,俗称“小中风”,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不会留下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虽然TIA症状短暂,但这绝不是身体的“小插曲”,而是大脑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研究表明,约1/3的TIA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治疗,会在1 - 5年内发展为脑梗死。
TIA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血流动力学改变、微栓塞形成等。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狭窄,当血压波动时,脑部血流减少,就可能引发TIA;心脏或血管内的血栓、粥样硬化斑块脱落,随血流进入脑部血管,造成血管堵塞,也会引起TIA发作。
二、识别TIA的典型症状
言语障碍:患者可能突然出现说话不清、言语表达困难,或听不懂他人说话。这种情况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随后逐渐恢复正常。言语障碍的出现,是因为大脑负责语言功能的区域供血不足,影响了语言中枢的正常工作。
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肢体突然感到无力,拿东西掉落,走路时一侧下肢拖曳,或是半边身体出现麻木感,感觉减退。这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影响了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通路,导致肢体功能和感觉异常。
视觉障碍:单眼或双眼突然出现视力模糊、黑矇,甚至短暂失明,数分钟后视力恢复。这是因为视网膜动脉供血不足,影响了视觉信号的传递。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复视,看东西重影,这与眼球运动神经功能异常有关。
平衡失调:突然出现站立不稳、行走困难,向一侧倾斜,或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影响了前庭系统和小脑的平衡调节功能。
三、TIA的危害及为何容易被忽视
TIA虽然症状短暂,但对大脑的损害不容小觑。反复的TIA发作会导致大脑局部组织反复缺血,使神经细胞受损,认知功能下降,增加痴呆的风险。而且,TIA后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极高,一旦发展为脑梗死,会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然而,TIA却常常被忽视。一方面,由于TIA症状持续时间短,患者往往在症状消失后,便认为身体已经恢复正常,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部分患者对TIA缺乏了解,不知道这些症状是疾病的预警信号,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四、TIA的诊断方法
详细的病史采集:医生会询问患者症状发作的时间、持续时间、具体表现、发作频率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诊断TIA至关重要。
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等常规检查,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寻找可能导致TIA的危险因素。
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可以排除脑出血、脑肿瘤等其他脑部疾病,并发现是否存在脑梗死灶。脑血管造影、颈部血管超声等检查可以明确脑血管是否存在狭窄、闭塞或粥样硬化斑块等病变。
五、TIA的治疗与预防
紧急治疗:一旦出现TIA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等治疗,以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同时,会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二级预防:对于已经发生过TIA的患者,预防再次发作和脑梗死的发生是治疗的重点。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以抑制血小板聚集,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此外,还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量运动,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定期随访:TIA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脑梗死的预防,关键在于及时识别和处理TIA。每个人都应该提高对TIA的认识,了解其症状和危害。一旦出现疑似TIA的症状,务必立即就医,抓住这宝贵的救命信号。通过积极的治疗和预防,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远离这个“沉默杀手”,守护我们的大脑健康。毕竟,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关注自身健康,从重视TIA开始。
(王闯胜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介入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