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胖=癌症帮凶?肥胖者乳腺癌死亡率翻倍的残酷真相

2025-02-11 16:0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当今社会,肥胖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年报告,全球有19亿成年人超重(BMI≥25),其中6.5亿人达到肥胖标准(BMI≥30)。中国的情况同样严峻,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超重率已达50.7%,肥胖率达16.4%,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上升。更令人担忧的是,肥胖不仅仅是体型上的臃肿,它还悄悄成为了癌症的“帮凶”。在众多与肥胖相关的癌症中,乳腺癌尤为引人注目。研究表明,肥胖者的乳腺癌死亡率翻倍,这一残酷真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肥胖与乳腺癌风险的正相关关系

肥胖与乳腺癌之间的关联已得到科学界的广泛证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明确指出,肥胖与多种癌症风险正相关,其中就包括乳腺癌。肥胖女性绝经后,脂肪细胞生成的雌激素占全身总量的50%-100%,而雌激素正是癌细胞的“营养液”。《柳叶刀》研究显示,BMI每增加5,绝经后乳腺癌的风险升高12%。此外,肥胖者常伴随胰岛素抵抗,其血液胰岛素水平是正常人的2-3倍,而高胰岛素可激活促癌通路,进一步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二、肥胖如何“喂养”乳腺癌细胞

肥胖促进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激素失衡:肥胖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增高,这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雌激素对促进妇科病和乳腺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部分乳腺癌为激素敏感型,雌激素水平升高,乳腺癌患病风险也相应升高。

慢性炎症:肥胖者体内慢性炎症因子(如IL-6、CRP)水平显著升高。《癌症研究》数据显示,肥胖人群的CRP浓度是正常体重者的2倍,而CRP每升高1 mg/L,结直肠癌风险增加25%。虽然这一数据是针对结直肠癌的,但慢性炎症对乳腺癌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炎症持续损伤DNA,会导致基因突变累积,从而增加癌症风险。

免疫抑制:肥胖可削弱免疫细胞(如NK细胞、T细胞)的活性。美国《细胞》期刊实验发现,肥胖小鼠的肿瘤生长速度比正常小鼠快40%,且免疫治疗的反应率降低50%。这表明肥胖可能通过抑制免疫系统来促进癌症的发展。

三、肥胖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肥胖不仅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还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研究表明,肥胖的乳腺癌患者死亡率较正常体重的乳腺癌患者高。具体来说,肥胖可增加30%-50%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此外,肥胖还是乳房切除或重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之一,肥胖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伤口裂开、静脉血栓栓塞、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正常体重的乳腺癌患者高。

肥胖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还体现在对治疗反应的影响上。肥胖患者的脂肪组织可分泌炎性介质和促血管生成的脂肪因子,这些因子能促进肿瘤的进展,并可能影响化疗药物的分布和代谢,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此外,肥胖患者的免疫功能普遍异常,这也可能影响免疫治疗等新型疗法的疗效。

四、肥胖者如何降低乳腺癌风险

面对肥胖与乳腺癌之间的残酷关联,肥胖者应积极采取措施来降低乳腺癌风险。以下是一些建议:

控制体重: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来保持健康的体重。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指出,保持健康体重可降低20%的癌症风险。

均衡饮食:每日摄入足够的蔬菜和水果,全谷物占比1/3以上。减少摄入加工肉类(每日摄入量≤50克)和含糖饮料(癌症风险增加18%)。

适量运动: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降低乳腺癌风险25%。力量训练提升肌肉量,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定期体检:肥胖者应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癌。

五、结语

肥胖与乳腺癌之间的关联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科学验证的事实。肥胖者乳腺癌死亡率翻倍的残酷真相提醒我们,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预防乳腺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管理体重、改善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能为降低癌症风险贡献力量。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为自己构筑防癌屏障吧!

(张月 吉林省肿瘤医院 乳腺外三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