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肥胖患者的围术期处理

2023-05-18 11:0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随着全球肥胖人口的快速增加,肥胖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肥胖不仅影响个体的外貌和自尊心,还与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手术治疗,尤其是减重代谢手术,已成为治疗肥胖及其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然而,肥胖患者的围术期处理复杂且充满挑战,需要细致、专业的医疗管理。以下是对肥胖患者围术期处理的详尽探讨。

一、术前评估与准备

1. 麻醉风险评估

肥胖患者的麻醉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因此,术前的麻醉评估至关重要。评估内容应包括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肺功能、心血管状况、睡眠呼吸暂停状况等。通过采用减重手术死亡风险分层表(如OSMRS)等工具,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为后续的麻醉管理提供依据。

2. 气道评估与管理

肥胖患者的气道解剖结构常发生改变,如颈部和面部脂肪堆积,增加了气管插管和气道管理的难度。因此,术前应进行详细的气道评估,包括面颊、颈围、头颈活动度、颞下颌关节活动度、舌体大小、张口度以及马氏评分等。对于面罩通气困难的患者,应提前准备相应的处理方案。

3. OSA筛查与处理

采用STOPBang量表等工具筛查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患者,并通过血气分析、睡眠呼吸监测等手段了解患者的OSA程度。对于合并OSA的患者,术前应给予相应的处理,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以降低围术期风险。

4. 其他术前准备

术前应常规降血压、抗焦虑、镇痛、抗感染、预防吸入性肺炎和深静脉血栓。需要注意的是,术前使用抗焦虑药物可能导致患者呼吸暂停、上呼吸道阻塞、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因此应谨慎使用。

二、术中管理

1. 麻醉管理

根据患者的风险分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人员资质。对于高风险患者,应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实施麻醉。在麻醉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和心血管功能。建议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减少术中镇痛药物的用量,并避免镇痛药物过度使用导致的呼吸抑制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2. 呼吸管理

肥胖患者在全身麻醉时,容易出现肺不张、呼气末肺容积下降及动脉氧合指数降低等情况。因此,应采用肺复张和呼气末正压措施,以开放萎陷的肺组织,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发生率。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并迅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术中输液

肥胖患者的体内水分含量较高,体液平衡对于改善减重手术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然而,合并心脏病或肺动脉高压症的患者在术中输液时需要特别谨慎,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或导致其他并发症。因此,在术中输液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液体管理。

三、术后护理与康复

1. 伤口与切口护理

术后应保持伤口和切口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对于肥胖患者,由于脂肪组织较厚,伤口愈合较慢,因此需要更加关注伤口的护理。定期检查伤口和切口,观察愈合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如红肿、渗液等应及时处理。

2. 抗凝治疗

肥胖患者术后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因此术后应给予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同时,应监测凝血功能,调整药物剂量。指导患者进行下肢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3. 呼吸道护理

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预防肺炎、肺不张等呼吸道并发症。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监测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道并发症。

4.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营养摄入。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新陈代谢。监测体重,根据体重变化调整饮食方案。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治疗。

5. 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可能因体重减轻、外形改变等原因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其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指导患者进行心理调适,如参加康复训练、社交活动等,以促进心理康复。

四、总结

肥胖患者的围术期处理需要细致、专业的医疗管理。从术前评估与准备到术中管理再到术后护理与康复,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做好自我护理,以促进早日康复。

(曹霞辉 新野县中医院 麻醉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