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脑血管健康与情绪有关?中医情绪管理怎么做?

2025-01-30 13:2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段时间工作压力特别大,经常生气、焦虑,结果感觉心脏砰砰直跳,脑袋也晕乎乎的;或者家里发生了一些烦心事,心情低落,整个人都没精打采,还时不时胸口发闷。其实这些情绪上的变化,和咱们的心脑血管健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心脑血管健康与情绪的关系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里,情绪和心脑血管健康那是紧密相连的。中医把情绪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每种情绪过度了,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就拿“怒伤肝”来说,生气的时候,咱们体内的肝气就会上逆,肝脏的疏泄功能失调,这可不是小事儿。生气的时候,身体会分泌一些应激激素,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会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要是经常生气,血管一直处于这种紧张状态,就容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再说说“喜伤心”,过度喜悦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当人特别高兴的时候,心气会耗散过多,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就好比一辆汽车,一直高负荷运转,零件肯定容易出问题,心脏也是一样,过度喜悦会让心脏负担加重,时间久了,就可能出现心慌、失眠等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影响心脑血管的健康。还有“思伤脾”,思虑过度会损伤脾胃,而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不好,气血就不足,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滋养,也会影响心脑血管的健康,长期的忧虑、悲伤等负面情绪,还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气滞血瘀,进一步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

长期的压力和焦虑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比如皮质醇分泌增加,这会削弱免疫系统的功能,让人更容易生病,不良情绪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咱们可不能小瞧了情绪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

二、中医情绪管理的方法

既然情绪和心脑血管健康这么密切相关,那咱们就得好好管理管理情绪。中医在这方面可是有不少好办法。

① 情志调摄:情志调摄是中医调理情绪的核心方法,就是引导咱们正确表达情绪,别过度压抑也别放纵。比如说,遇到让人愤怒的事情,别一下子就火冒三丈,先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深呼吸的时候,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然后再缓缓地呼气,重复几次,愤怒的情绪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冥想也是个不错的办法,找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排除杂念,让身心得到放松。

② 音乐疗法:中医认为,音乐能调节人的情绪,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不同的音乐类型和节奏,对不同的情绪状态有不同的调节作用。比如,当你感觉心情烦躁、焦虑的时候,听一些柔和的音乐,像古典音乐中的一些舒缓曲目,或者大自然的声音,如海浪声、鸟鸣声等,能让你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当你缺乏动力、情绪低落的时候,听一些激昂的音乐,比如一些励志的歌曲,能激发你的斗志,让你重新振作起来。中医还讲究五音对应五脏,宫音对应脾,商音对应肺,角音对应肝,徵音对应心,羽音对应肾,根据自己的情绪和身体状况,选择相应的音乐来调节,效果会更好。

③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和情绪的密切关系,咱们可以通过选择一些具有养心安神、疏肝解郁等作用的食物,来调节情绪。像百合,它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适合情绪烦躁、失眠多梦的人;莲子能养心安神、健脾止泻,对于心神不宁、脾胃虚弱的人很有帮助;菊花则有清肝明目、疏散风热的作用,能帮助缓解因肝火旺盛导致的情绪问题,一些具有安神效果的食物,如红枣、莲子等,也可以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辅助情绪管理。

④ 运动养生:适当的运动对情绪调节和心脑血管健康都大有益处,中医推荐的运动方式有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动作缓慢、柔和,注重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调节呼吸,让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在运动过程中,身体会分泌一些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能让人产生愉悦感,缓解压力和负面情绪,运动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脑血管的功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⑤ 社交互动:人是社会性动物,和他人交往能帮助我们排解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和朋友聊聊天、聚聚餐,和家人一起看看电影、散散步,都能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悦。在社交中,我们能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这对情绪的调节非常有帮助。

⑥ 中草药调理:中医还利用中草药来平衡身心,比如茯苓,它有镇静的作用,能帮助缓解情绪紧张和不安;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能,对于情绪抑郁、肝气郁结的人有很好的调理作用,使用中草药调理情绪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情绪状态不同,需要个性化的用药方案,而且要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⑦ 针灸疗法:针灸也是中医调节情绪的重要手段,通过精准刺激如太冲穴、内关穴等关键穴位,针灸有助于释放身体内的紧张感,改善气血循环,有效减轻由情绪压力引起的不适。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刺激它能疏肝理气,缓解怒气;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穴位,按摩它能宁心安神,减轻焦虑。针灸疗法在传统中医中被广泛用于调节情绪状态,对焦虑引起的失眠和头疼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⑧ 情志调养:像冥想、太极等放松技巧,能培养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减少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波动。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还能增强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比如,每天抽出十几分钟进行冥想,专注于当下,感受自己的呼吸和身体的感觉,长期坚持,你会发现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越来越强。

⑨ 培养正念与学会放松: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避免过度纠结于负面信息,这就是培养正念,当遇到难以应对的情绪问题时,要学会放松,掌握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瑜伽等,能帮助我们在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点,缓解压力。

⑩ 规律作息与寻求支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调节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充足的睡眠对于情绪稳定和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当遇到难以应对的情绪问题时,不要孤军奋战,积极寻求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建议,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情绪挑战。

⑪ 持续学习:了解和学习更多关于情绪养生的知识和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绪问题。比如,参加一些中医养生的讲座、阅读相关的书籍等,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合自己的情绪养生方法。

三、结语

心脑血管健康和情绪息息相关,咱们一定要重视情绪管理,通过中医的这些方法,像情志调摄、音乐疗法、饮食调理、运动养生、中草药调理、针灸疗法、情志调养、培养正念、学会放松、规律作息、寻求支持以及持续学习等,我们可以有效地调理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些方法,让自己的心情保持愉悦,心脑血管也能健健康康的。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中医的智慧守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焦彩玲 河南内黄县东庄镇卫生院 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