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白血病”这三个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绝症”“等于死亡”。在大众印象中,白血病是一种“恐怖”的血液癌症,尤其当它发生在儿童或青壮年身上时,更令人揪心。然而,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白血病早已不是不治之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科学认识白血病,打破“谈白色变”的误解。
1. 什么是白血病?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类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正常情况下,骨髓会制造健康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而白血病患者的骨髓则会大量生成异常的白细胞,这些细胞不仅无法正常发挥免疫功能,还会抑制正常血细胞的生成,导致感染、贫血、出血等问题。
根据病程进展的速度和细胞类型,白血病主要分为四大类:(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常见于儿童,治愈率高。(2)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成人多见,部分亚型预后较好。(3)慢性髓系白血病(CML):靶向药疗效显著,多数患者可正常生活。(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多见于老年人,部分患者无需立即治疗。
2. 白血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白血病症状因类型不同有所差异,但常见的警示信号包括:(1)贫血相关: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慌。(2)反复感染、发热:异常白细胞无免疫功能,易导致细菌或病毒感染。(3)皮肤或牙龈出血、鼻血、月经过多:血小板减少引发出血倾向。(4)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部分白血病患者可能表现为腹胀、左上腹不适。(5)骨关节疼痛:多见于儿童,容易与生长痛混淆。
3. 白血病并非"不治之症"!
(1)医学进步大幅提升生存率:得益于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技术的发展,白血病的治疗成效显著提升。尤其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可超过80%,有的类型甚至接近90%;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通过靶向药物治疗后,生存期已接近正常人群。这些数据打破了“白血病等于绝症”的传统认知,让越来越多患者重新走进课堂、职场和社会。(2)白血病是一种可控的慢性病:并非所有白血病都发展迅速、病情危重。比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许多患者在确诊后可通过口服药物长期控制病情,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管理。只要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许多患者几十年都能维持良好状态,生活质量不受影响。(3)个体化治疗让更多人受益:现代医学倡导“精准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白血病类型、基因变异和风险分层制定个体化方案。例如,针对某些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可选择更适合的靶向药或联合方案,降低副作用、提高疗效。治疗不再“一刀切”,而是更加科学、高效,帮助更多患者实现“量身定制”的康复路径。
白血病治疗在过去20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绝症”逐渐变为可治、可控甚至可治愈的疾病。早发现、科学治疗、保持积极心态是战胜白血病的关键。如果您或家人面临白血病的挑战,请记住—医学在进步,希望永远存在,您并不孤单!
(王改锋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 血液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