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针灸治疗脑梗后遗症,哪些症状最适合?

2025-01-18 14:2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在治疗脑梗后遗症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和气血,促进经络畅通,从而达到改善脑梗后遗症的目的。下面将详细探讨针灸治疗脑梗后遗症时,哪些症状最适合采用此方法,并解释其背后的原理。

一、针灸治疗脑梗后遗症的适应症

肢体功能障碍 

偏瘫与肌无力 :脑梗后,患者常出现偏瘫、肌无力等肢体功能障碍,表现为单侧肢体的运动障碍或感觉障碍。针灸通过刺激肩井、曲池、合谷、手三里、内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穴位,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和肌肉功能恢复,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运动能力。例如,对于肩部抬举不力的患者,可以在肩部周围取部分穴位进行治疗;对于手指屈伸不利的患者,可以取合谷透后溪穴或在指尖上进行点刺放血。

偏瘫步态 :偏瘫患者往往步态不稳,针灸可以用长针进行绝谷和阳陵泉的对刺,对缓解偏瘫步态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语言障碍 

失语与言语不清 :脑梗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利、发音器官肌肉协调性下降等问题。针灸通过刺激廉泉、通里、哑门、金津、玉液等穴位,可以促进语言中枢功能恢复,改善发音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失语患者,针灸治疗需配合康复训练,可能选择舌针以及头针进行治疗。

吞咽障碍 

吞咽困难与呛咳 :脑梗后,患者可能出现吞咽障碍,表现为口腔内的感觉异常、咀嚼困难以及吞咽时出现呛咳等症状。针灸通过刺激舌下金津、玉液以及廉泉、夹廉泉等穴位,可以有效改善吞咽功能,减少呛咳发生。

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头晕与头痛 :脑梗后遗症患者常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针灸通过刺激百会、风池等穴位,可以改善脑部供血,从而缓解这些症状。

精神障碍 :如昏迷、痴呆等神志障碍,针灸也可以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人中穴等,可以促进患者神志恢复。

肌肉紧张和痉挛 

脑梗后,部分患者会因肌张力增高而导致肢体僵硬、活动受限。针灸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能够舒筋活络,调和气血,有效缓解肌张力过高的问题。例如,对于患侧痉挛的患者,可以采用拮抗肌取穴法进行针刺治疗,上肢伸肌取穴,下肢屈肌取穴针刺,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针灸治疗脑梗后遗症的原理

促进神经再生与修复 :针灸能够直接作用于受损的神经组织,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神经细胞的活性,加速神经的再生与修复过程。

改善血液循环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脑部供血量,从而改善脑梗后脑部缺血、缺氧的状态。

缓解肌肉紧张与痉挛 :针灸能够舒筋活络、调和气血,有效缓解脑梗后患者因肌张力增高而导致的肢体僵硬、活动受限等问题。

调节心理状态 :脑梗后遗症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针灸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可以调节情绪状态,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针灸治疗脑梗后遗症的注意事项

专业操作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中医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效果。患者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接受针灸治疗。

持续治疗 :针灸治疗脑梗后遗症需持续进行不可半途而废以免影响疗效。患者应按照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坚持治疗。

配合其他康复手段 :针灸治疗脑梗后遗症时应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其他康复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

观察反应 :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针灸并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针灸在治疗脑梗后遗症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独特的疗效。对于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等脑梗后遗症患者而言,针灸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并促进康复进程。然而,针灸治疗也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并结合其他康复手段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刘冰贤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医科一病区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