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偏头痛止痛药怎么选?避免药物依赖与副作用

2025-04-16 09:2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偏头痛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作时往往伴随剧烈头痛、恶心、畏光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是缓解偏头痛的主要手段,但如何选择合适的止痛药,同时避免药物依赖和副作用,是患者必须掌握的关键。

一、偏头痛止痛药的分类与适用场景

偏头痛止痛药主要分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曲普坦类药物和复合止痛药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适合轻至中度偏头痛急性发作。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但需注意每日最大剂量限制(如布洛芬24小时不超过1200毫克),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或肝肾功能损害。

曲普坦类药物如舒马曲坦、佐米曲普坦,是偏头痛急性发作的特效药,尤其适用于中重度偏头痛疼痛患者,并且建议发病后尽早服用。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晕、疲劳等不良反应。

复合止痛药如去疼片、散列通,含多种成分,止痛作用强,但成分复杂,易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二、药物依赖性的预防策略

长期频繁使用止痛药可能引发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即原有头痛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持续性头痛。数据显示,每月使用止痛药超过10天,MOH风险显著增加。因此,患者需严格控制用药频率,避免自行增量或延长疗程。对于频繁发作的偏头痛,可考虑预防性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抗癫痫药(丙戊酸钠)或钙通道阻滞剂(氟桂利嗪),通过减少发作频率降低止痛药需求。

三、副作用的识别与应对

不同止痛药的副作用表现各异。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能导致胃肠道溃疡、出血,建议餐后服用或加用胃黏膜保护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使用(每日超过4000毫克)可能损伤肝脏,需严格遵循剂量说明。

曲普坦类药物可能引发血压升高、感觉异常,服药后应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复合止痛药因成分复杂,需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如与酒精同服增加肝脏负担,与抗凝药联用增加出血风险。

四、个体化用药的关键考量

选择止痛药需综合考虑病情、合并症及药物特性。例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曲普坦类药物;妊娠期偏头痛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短期、低剂量);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非甾体类抗炎药剂量。此外,患者需警惕“止痛药无效”的误区,如头痛伴随呕吐时,口服药物可能因吸收障碍而失效,此时可尝试直肠给药或非药物干预(如冷敷、深呼吸)。

五、用药安全的核心原则

偏头痛患者应遵循“三不原则”:不自行增减药量、不混用多种止痛药、不依赖止痛药“硬扛”。头痛发作时,建议尽早用药(如头痛初期即服用曲普坦类药物),以提高疗效。若头痛持续不缓解或频繁发作,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因(如颅内占位性病变)。同时,患者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尤其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阿片类制剂者。

朋友们,止痛药是“帮手”,而非“救星”,与偏头痛共存的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而非被药物左右。

(范小红 河南省中医院 药学部)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