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骨折的治疗领域,西医手术固定与中医保守治疗一直并存且各具特色。提到骨折,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手术切开复位,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器材进行固定。然而,中医在骨折治疗方面,有着一套独特的“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的疗法,它不仅避免了手术带来的创伤和风险,还能在多数情况下实现良好的复位和康复效果。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原理、优势及适用情况,为骨折患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治疗选择。
一、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的基本原理
手法复位:中医手法复位是医生运用手法技巧,根据骨折的移位方向和程度,通过牵引、推挤、按压、旋转、拔伸等动作,使骨折断端恢复或接近正常的解剖位置。这一步骤要求医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精准的判断力,以确保复位的准确性。
小夹板固定:在手法复位后,使用特制的小夹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维持复位后的位置,促进骨折愈合。小夹板通常根据骨折部位量身定制,具有轻便、透气、易调整的特点,既能有效固定骨折,又能避免过度压迫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二、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的优势
创伤小,恢复快:与手术相比,手法复位无需切开皮肤,避免了手术带来的创伤、出血和感染风险,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保留功能:中医手法复位注重保护骨折周围的软组织,减少粘连和疤痕形成,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小夹板的固定方式也允许骨折部位有一定的微动,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的骨痂形成,有利于骨折部位的塑形和功能恢复。
费用低,易于接受:相较于手术治疗,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的治疗费用相对较低,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更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
适应性强:对于某些类型的骨折,如闭合性骨折、稳定性骨折等,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具有显著优势。此外,对于年老体弱、合并症多、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这种疗法尤为适用。
三、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的适用情况
虽然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在骨折治疗中有着诸多优势,但其适用情况也有限制。主要适用于以下类型的骨折:
闭合性骨折:即骨折部位皮肤完整,没有伤口的骨折。
稳定性骨折:如横形骨折、短斜形骨折、嵌插骨折等,这些骨折类型相对稳定,不易发生移位。
四肢长骨骨折:如四肢的骨干骨折,尤其是中下段骨折,更适合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无严重并发症的骨折:对于合并严重神经血管损伤、开放性伤口或感染的骨折,以及病理性骨折,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可能不是最佳选择,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四、注意事项与后续护理
定期复查: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监测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功能锻炼:在医生指导下,适时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部位的功能恢复。
营养支持: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骨折愈合。
心理调适:骨折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加速康复进程。
五、结语
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治疗骨折,以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应性,为骨折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温和、有效的治疗选择。然而,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条件,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骨折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健康,重返正常生活。
(邢波 唐河县中医院 骨科二病区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