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宝宝出皮疹了,幼儿急疹的秘密全解析

2025-04-16 08:4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为人父母,最揪心的莫过于宝宝生病。当看到宝宝身上突然冒出一片片皮疹,家长们往往心急如焚。如果此时宝宝还伴有发热症状,更是让家长们焦虑万分。其实,宝宝出皮疹有可能是患上了幼儿急疹。作为一种婴幼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了解幼儿急疹的相关知识,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让宝宝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幼儿急疹,也被称为婴儿玫瑰疹,是一种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引起的急性出疹性疾病,少数由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感染所致。这种疾病在婴幼儿群体中相当普遍,大部分孩子在2岁前都有可能“中招”,尤其是6-12个月的宝宝,由于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减少,自身免疫系统又尚未发育完善,就更容易被感染。

幼儿急疹在发病初期,症状和普通感冒极为相似,这也是很多家长容易误诊的原因。宝宝通常会突然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甚至40℃,还可能伴有轻微咳嗽、流涕、食欲减退、烦躁不安等症状。有的宝宝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这让家长们误以为是肠胃出了问题。在这个高热阶段,宝宝看起来精神状态不佳,会比平时更黏人,让家长们心疼不已。但与感冒不同的是,幼儿急疹引起的高热一般会持续3-5天,然后体温会突然下降。

当宝宝高热持续3-5天后,体温骤降,随后身上就会出现皮疹,这也是幼儿急疹最典型的特征。皮疹通常先出现在颈部和躯干,然后迅速蔓延至面部和四肢。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5毫米,周围有红晕,压之褪色。这些皮疹一般不会融合成片,也不会伴有瘙痒感,所以宝宝不会因为皮疹而感到特别不适。皮疹持续1-2天后会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也不会脱皮,就好像这场疾病从未发生过一样。

目前,幼儿急疹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是针对症状进行护理和治疗。在宝宝高热期间,及时给宝宝降温是关键。当体温在38.5℃以下时,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用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帮助宝宝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则需要遵医嘱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掌握好剂量和服用间隔时间,避免因用药不当对宝宝的身体造成损害。

在宝宝患病期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摄入也非常重要。让宝宝多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这样可以保存体力,有助于身体恢复。同时,要给宝宝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泥、水果泥等,保证宝宝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防发热引起脱水。如果宝宝食欲不佳,也不要强迫进食,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即可。

虽然幼儿急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宝宝患病后都能顺利康复,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家长们在护理过程中仍不可掉以轻心。如果宝宝出现高热持续不退、精神萎靡、抽搐、呼吸急促等异常症状,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就医,排除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

幼儿急疹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个“小插曲”。通过了解它的发病特点、症状表现和护理方法,家长们就能够在宝宝患病时保持冷静,科学应对。在宝宝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家长们的细心呵护和耐心陪伴就是宝宝最强大的“良药”。相信在家长们的关爱下,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战胜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小怪兽”。

(赵家艳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