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脑溢血危害大,日常防范全攻略

2023-05-18 08:32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3936

脑溢血,也叫脑出血,是一种突发的脑血管疾病,发生时脑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正常脑组织,造成脑细胞坏死,严重时危及生命。脑溢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了解脑溢血的危害及预防方法,是保障健康的重要环节。本文将系统讲解脑溢血的成因、症状、紧急处理及日常预防,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一、脑溢血是什么?

脑溢血是脑组织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出血的血液压迫脑组织,导致局部缺氧、脑细胞损伤,甚至坏死。它属于脑卒中的一种,与脑梗死不同,脑溢血是出血型脑卒中。常见原因包括高血压导致血管脆弱、脑动脉瘤破裂等。

脑溢血往往突然发作,症状明显且严重。根据出血部位和量的不同,症状、预后会有差异。

二、脑溢血的危害

脑溢血危害极大,主要表现为:

生命威胁大:脑溢血急发,可能导致脑水肿、脑疝,诱发昏迷甚至死亡,特别是在大面积出血时,死亡率高。

脑功能损害严重:血液破坏脑组织后,患者可能出现肢体瘫痪、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

复发风险高:脑溢血患者在康复期及康复后,如果不注意血压控制和生活习惯,复发率较高。

家庭和社会负担重: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需要长期康复和护理,带来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因此,理解并重视脑溢血,做好日常防范尤为重要。

三、脑溢血的主要诱因

准确了解脑溢血的致因,方便我们从源头做好预防:

1. 高血压

长期血压偏高,使血管壁承受巨大压力,逐渐变薄变脆,极易破裂,是脑溢血最常见的原因。

2. 动脉硬化

血管壁斑块沉积,血管弹性降低,易发生破裂和出血。

3. 脑动脉瘤及血管畸形

某些先天或后天血管异常,导致局部血管壁薄弱,是脑出血的重要病因。

4. 血液病及抗凝治疗

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血液凝固异常,以及长期服用抗凝药也会增加脑溢血风险。

5. 生活方式不健康

吸烟、酗酒、肥胖、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等均提高脑溢血发病率。

四、脑溢血的典型症状

脑溢血的症状多在突发中表现明显,了解这些信号,能帮助及早发现:

剧烈头痛:突发的、无法忍受的头痛往往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

呕吐:伴随头痛常出现反复呕吐。

意识障碍:从嗜睡、意识模糊到昏迷不醒。

肢体麻木或瘫痪:单侧肢体无力、麻木,行动受限。

言语不清:语言表达困难。

视物模糊或复视:视力突然下降或看物体重影。

癫痫发作:少数患者出血部位刺激脑组织,可引发癫痫。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就医。

五、脑溢血的急救处理

脑溢血来势凶猛,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1.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遇到疑似脑溢血的人,应立刻拨打120,争取尽快就医抢救。

2. 保持患者安静卧床

尽量让患者平躺,保持呼吸通畅,减少体力消耗,防止病情恶化。

3. 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呼吸和意识状态,出现呼吸困难或意识丧失时需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4. 避免自行用药

除非专业医生建议,否则不要自行服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六、脑溢血的日常预防策略

防患于未然,是我们战胜脑溢血的关键。以下是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

1. 严格控制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发现高血压应及时治疗。合理服药,调节生活方式,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2. 健康饮食

减少食盐摄入,低脂低糖、多吃蔬菜水果。合理摄入优质蛋白,控制体重,预防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3. 规律运动

坚持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打太极,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4. 戒烟限酒

戒掉烟草,限制饮酒量,避免刺激血管,减少脑血管压力。

5. 控制慢性疾病

控制好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减少对血管的损害。

6. 调节作息与情绪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保持乐观心态。

7. 定期体检监控

中老年及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检查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

8. 遵医嘱服用药物

对于有脑血管病史或危险因素者,按医生建议服药,并定期复查。

总结

脑溢血是突发且危害极大的脑血管病。其带来的生命威胁和后遗症极为严重,常让家庭陷入痛苦。正确认识脑溢血,掌握典型症状并学会急救技巧,能够最大程度挽救生命。更重要的是,从日常生活开始,严格控制血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减少其他危险因素,才能有效预防脑溢血的发生。

(谷冠镛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ICU)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