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守护健康,从点滴做起
高血压和糖尿病,如同隐匿在生活中的两大“健康杀手”,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寿命。一旦患上这两种慢性病,日常的吃喝玩乐可就不能再随心所欲了。不过别担心,只要掌握了其中的门道,在控制病情的同时,依然能享受生活的美好。下面就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详细说说这吃喝玩乐里的讲究。
二、吃——营养均衡,严控关键营养素
1.主食粗细搭配: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来说,主食的选择至关重要。传统的精白米面在加工过程中流失了大量膳食纤维,升糖速度快,不利于血糖控制。不妨将糙米、全麦面粉、燕麦、玉米等全谷物以及豆类、薯类融入主食中,粗细搭配。比如早餐用燕麦粥代替白米粥,燕麦富含的β-葡聚糖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稳定餐后血糖;午餐吃糙米饭,搭配适量瘦肉和蔬菜,糙米饭相较于白米饭,消化吸收慢,饱腹感强,还能辅助降低血压、血脂。红薯、土豆这类薯类也是不错的主食选择,它们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可替代部分主食,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但要注意食用量,避免摄入过多热量。
2.蔬果缤纷多样:新鲜蔬果是每日饮食的必备品,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懂得挑选。蔬菜方面,绿叶青菜如菠菜、芹菜、小白菜等富含钾元素,钾有助于促进钠排出,对高血压患者有益;同时它们膳食纤维丰富,热量低,能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西兰花、胡萝卜、西红柿等也是营养“明星”,富含各类维生素、矿物质。水果的选择需谨慎,优先选择低糖水果,如苹果(每天半个左右)、柚子、草莓、猕猴桃等,在两餐之间食用,既能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又可避免血糖大幅波动。像香蕉、荔枝、甘蔗等含糖量高的水果,要严格控制食用量,偶尔少量尝鲜即可。
3. 蛋白质优质适量:保证充足优质蛋白质摄入,对维持身体正常机能和免疫力很关键。瘦肉、鱼肉、禽类(鸡肉、鸭肉去皮)、蛋类、豆类及豆制品都是优质蛋白质来源。鱼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弹性,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健康大有裨益,每周可食用2-3次。豆类既能提供蛋白质,又含有膳食纤维,可部分替代肉类。
4.油盐糖严格限量:高血压患者要严控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这意味着要少吃咸菜、腌制品、加工肉类等高盐食物,烹饪时也要少放盐、酱油、鸡精等含钠调味料。糖尿病患者则要重点关注糖,除了糖果、糕点、甜饮料等直接含糖食物不能碰,还要留意食物标签上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避免隐形糖摄入。对于食用油,两者都需控制,每日20-25克,优先选择橄榄油、亚麻籽油、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少吃动物油、棕榈油,烹饪方式以清蒸、水煮、炖、凉拌为主,减少油炸、油煎,降低油脂摄入,减轻血管负担。
三、喝——选对饮品,助力健康管理
1.白开水是王道:无论是高血压还是糖尿病患者,白开水都是最佳饮品。每日保证1500-2000毫升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血液、促进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对控制血压、血糖有益。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温水,能唤醒身体机能,润滑肠道;白天少量多次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以免身体缺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压、血糖稳定。
2.淡茶养生怡情:适量饮茶对患者来说是不错的选择。绿茶富含茶多酚,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有助于辅助降低血压、血糖,每天可饮用2-3杯淡绿茶,但不宜过浓,以免咖啡因摄入过多,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普洱茶中的茶多酚、茶多糖等成分也有类似功效,尤其是熟茶,经过发酵后,茶性温和,对肠胃刺激小,适合大多数患者饮用。不过,要避免睡前饮茶,以免影响睡眠质量,间接影响血压、血糖。
3.牛奶营养加分:牛奶是优质蛋白质、钙的重要来源,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天饮用300-500毫升低脂或脱脂牛奶,既能补充营养,增强骨骼健康,又不会因脂肪摄入过多影响血脂、血糖。酸奶也是可以选择的,但要注意挑选低糖或无糖酸奶,避免额外添加糖带来的血糖波动。
4.远离“甜蜜陷阱”:各种甜饮料,如可乐、雪碧、果汁饮料、奶茶等,富含大量添加糖,饮用后血糖会迅速飙升,加重胰腺负担,还会导致体重增加,不利于血压、血糖控制,必须远离。即使是鲜榨果汁,由于去除了膳食纤维,水果中的糖分更易被吸收,也不宜多喝,不如直接吃水果。此外,酒精饮品也要谨慎对待,高血压患者过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糖尿病患者饮酒可能引发低血糖,如需饮酒,男性每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且以红酒为宜,避免烈性酒。
四、玩——适度运动,畅享活力生活
1.有氧运动强心肺:规律的有氧运动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好处多多。快走是一项简单易行的运动,每天饭后半小时,以每分钟100-120步的速度快走30-45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降低血压、血糖。慢跑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循序渐进,从短距离、慢速度开始,逐渐增加强度,每周3-4次,每次20-30分钟。游泳则是全身性运动,对关节压力小,能锻炼全身肌肉,消耗热量,改善身体代谢,每周进行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即可。
2.力量训练固根基:除了有氧运动,适当的力量训练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帮助控制体重,进一步稳定血压、血糖。患者可利用哑铃、弹力带或自身重量进行简单训练,如坐在椅子上,双腿伸直抬起,锻炼大腿前侧肌肉;站立位手持哑铃做手臂弯举,锻炼肱二头肌。每个动作2-3组,每组10-15次,每周进行2-3次,注意避免过度疲劳,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与拉伸,防止肌肉拉伤。
3.注意事项保安全:运动虽好,但要注意安全。首先,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热身,活动关节,让身体适应即将开始的运动,热身时间5-10分钟为宜;运动过程中要随时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头晕、心慌、胸痛、呼吸急促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必要时就医。运动后不要立刻坐下或躺下,进行5-10分钟的拉伸放松,帮助缓解肌肉疲劳,促进身体恢复。另外,天气炎热时,避免中午高温时段外出运动,防止中暑;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颈部、手脚等部位,避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五、乐——心态平和,应对生活挑战
1.情绪稳定控血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情绪管理,不良情绪对病情影响很大。焦虑、愤怒、紧张等情绪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血糖波动。生活中难免遇到烦心事,这时不妨试试深呼吸,慢慢地吸气,让腹部鼓起,然后缓缓呼气,重复几次,让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也可以暂时放下手头的事,出去散散步,转换一下心情,避免长时间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保持心态平和,有助于稳定血压。
2.兴趣爱好悦身心:培养兴趣爱好能丰富生活,愉悦身心,缓解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书法、绘画能让人静下心来,专注于创作,忘却疾病烦恼;阅读一本好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既能开阔眼界,又能放松精神;喜欢音乐的患者,听听舒缓的古典音乐、轻音乐,能调节情绪,舒缓身心。与家人、朋友一起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郊游、钓鱼等,既能增进感情,又能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心情更加舒畅,对病情控制大有裨益。
六、总结:持之以恒,开启健康生活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只要在吃喝玩乐上遵循这些讲究,持之以恒地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就能在控制病情的基础上,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记住,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从每一顿饭、每一次运动、每一个心情调节做起,用科学的方式守护自己,远离疾病困扰,拥抱美好未来。
(刘洋 二里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住院部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