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危急重症的一种,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这种病症通常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等原因导致,患者在情绪激动或重体力劳动等诱因下突然发病,且病情变化迅速。因此,脑出血患者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和精细的护理,以确保生命安全与康复。护理措施的质量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恢复速度和程度。
第一战-急性期护理
1.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瞳孔变化、生命体征不稳定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迅速恶化,因此需要密切观察。医护人员需要定时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生命体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咳嗽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呼吸道阻塞,因此需要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窒息。同时,床头抬高15至30度也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3.避免搬动和颠簸患者。搬运患者可能会增加再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搬动。
4.保持患者身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
第二战-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的饮食;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给予鼻饲或静脉高营养支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导致颅内压升高。
第三战-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1.预防肺部感染。定期为脑出血患者翻身拍背,促进排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人。
2.预防泌尿系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导尿患者应定期更换尿管,并进行膀胱冲洗。
3.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肢体主动或被动运动,穿弹力袜或使用循环驱动泵。
第四战-恢复期护理
1.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肢体功能锻炼。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进行肢体主动和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3.语言功能训练。鼓励患者多说话,进行口语练习,逐步恢复语言功能。
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穿衣、吃饭、洗漱等日常生活活动,提高自理能力。
5.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6.家庭护理指导。教会患者家属如何进行家庭护理,如饮食调配、康复训练等,以便患者在出院后能得到持续有效的护理。
第五战-药物治疗的护理
1.遵医嘱给予患者脱水剂、止血药、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2.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
3.指导患者按时服药,不擅自停药或改变剂量。
第六战-健康宣教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脑出血的病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2.教会患者如何识别并应对脑出血的先兆症状,如头痛、呕吐等。
3.强调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4.建议定期进行血压、血脂等检查,及时发现并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
5.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和精细的护理。通过急性期和恢复期的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张丽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