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孕期腹痛别大意:哪些情况需立即就医?

2025-01-19 09:5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怀孕是女性人生中一段特殊而美好的旅程,但与此同时,身体也会经历许多复杂的变化。腹痛是孕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也可能是潜在危险的信号。对于准妈妈们来说,学会辨别腹痛的性质和原因至关重要——哪些腹痛需要警惕?什么情况下必须立即就医?本文将从孕期不同阶段出发,结合常见病因和症状,为你梳理关键信息,守护母婴健康。

一、孕早期腹痛:胚胎着床与异常状况的“双重可能”

孕早期(孕12周前)是胚胎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流产、异位妊娠(宫外孕)等风险较高的时期。此时的腹痛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引起,也可能是病理信号,需仔细辨别。

(一)生理性腹痛:轻微不适的“正常现象”

子宫增大牵拉痛:怀孕后子宫会逐渐增大,韧带受到牵拉可能引起下腹部轻微隐痛或坠胀感,多位于下腹部两侧,呈间歇性,活动后可能加重,休息后缓解。这种疼痛通常较轻,不会伴随阴道出血或其他异常。

着床痛:少数女性在胚胎着床时(孕6-8天)会出现短暂轻微的下腹部刺痛或隐痛,可能伴有少量阴道出血(着床出血),持续1-2天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

(二)病理性腹痛:需紧急处理的“危险信号”

1.先兆流产

症状:下腹持续隐痛或阵发性坠痛,伴有阴道少量出血(血色鲜红或暗红),可能伴有腰酸。

应对: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超声检查胚胎发育情况,检测血HCG和孕酮水平。若胚胎存活,可能需卧床休息并给予黄体酮等保胎治疗;若胚胎发育异常(如无胎心胎芽),可能需终止妊娠。

2.异位妊娠(宫外孕)

症状:多为一侧下腹部剧烈疼痛,呈撕裂样或刀割样,可伴有恶心、呕吐、肛门坠胀感。若发生输卵管破裂,腹腔内大量出血会导致面色苍白、头晕、心慌、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危险:宫外孕是孕早期致命性急症,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因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应对:一旦怀疑宫外孕(如月经推迟、腹痛伴阴道不规则出血),需立即就医,通过超声和血HCG检查确诊。治疗方式包括药物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未破裂病例)或手术切除病灶。

3.葡萄胎

症状:下腹隐痛或胀痛,伴阴道大量出血(呈暗红色或棕褐色),子宫异常增大(大于停经周数),可能伴有妊娠剧吐(严重恶心呕吐)、高血压、蛋白尿等。

应对:需及时清宫,并送病理检查确认。术后需定期监测血HCG,警惕恶变(绒毛膜癌)风险。

二、孕中期腹痛:胎儿生长与潜在隐患的“平衡期”

孕中期(孕13-28周)相对稳定,但仍需警惕胎盘问题、子宫异常收缩及其他系统疾病引发的腹痛。

(一)生理性腹痛:子宫增大的“附带影响”

圆韧带牵拉痛:子宫增大使连接子宫的圆韧带被牵拉,表现为下腹部一侧或双侧隐痛,活动或变换体位时明显,休息后缓解,无需特殊治疗。

胎动不适:胎儿逐渐活跃,剧烈胎动可能引起短暂腹痛或腹部发紧,属于正常现象。

(二)病理性腹痛:需警惕的“异常信号”

1.胎盘早剥

症状:突发持续性下腹痛或腰背痛,程度剧烈,可伴有阴道出血(出血量与症状不成正比,内出血时阴道出血可能较少),严重时出现休克、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

高危因素:高血压、腹部外伤、多胎妊娠、胎膜早破等。

应对:立即就医!胎盘早剥是孕中期严重并发症,需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否则可能危及母婴生命。

2.先兆早产

症状:规律宫缩(10分钟内≥3次),伴下腹部隐痛、腰酸痛或坠胀感,可能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宫颈缩短。

应对:需住院治疗,通过抑制宫缩药物(如硫酸镁)、促胎肺成熟药物(如地塞米松)延长孕周,降低新生儿并发症风险。

3.子宫肌瘤变性

症状:妊娠前存在的子宫肌瘤可能因激素变化发生红色变性,表现为肌瘤部位剧烈腹痛,伴发热、恶心、呕吐。

应对:需卧床休息,给予抗生素和止痛药物治疗,多数可缓解;若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干预。

4.其他系统疾病

急性阑尾炎:孕中期子宫增大可能使阑尾位置上移,腹痛多始于脐周,后转移至右下腹,伴发热、白细胞升高。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腹膜炎,增加流产风险。

急性胰腺炎:暴饮暴食后突发上腹部剧痛,向左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发热,需禁食、补液及对症治疗。

三、孕晚期腹痛:临产与紧急状况的“关键阶段”

孕晚期(孕29周后)尤其是接近预产期时,腹痛可能是临产的信号,也可能是胎盘早剥、子宫破裂等严重问题的征兆。

(一)临产征兆:即将分娩的“正常腹痛”

规律宫缩痛:临产前宫缩逐渐规律,表现为下腹部阵发性胀痛或坠痛,间隔时间逐渐缩短(从10分钟一次到5-6分钟一次),持续时间延长(30秒以上),同时伴有宫颈管消失和宫口扩张。

见红:部分孕妇宫缩前后可见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是即将分娩的可靠征兆,通常24-48小时内临产。

(二)病理性腹痛:需立即就医的“致命警报”

1.胎盘早剥(晚发型)

症状:妊娠晚期突发持续性腹痛,伴或不伴阴道出血,子宫硬如板状,压痛明显,胎儿监护可显示胎心异常或消失。

高危因素:妊娠期高血压、腹部撞击、胎膜早破等。

应对:立即剖宫产!胎盘早剥进展迅速,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胎儿缺氧、产妇凝血功能障碍(DIC)。

2.子宫破裂

症状:多发生于有剖宫产史或子宫手术史的孕妇,表现为剧烈腹痛(撕裂样),伴恶心、呕吐、阴道出血,子宫轮廓不清,胎心消失,严重时出现休克。

应对:需立即手术抢救,修补子宫或切除子宫,挽救母婴生命。

3.先兆子宫破裂

症状:宫缩过强、过频,产妇烦躁不安、呼吸急促,下腹部拒按,出现病理性缩复环(子宫上下段交界处明显凹陷),胎心异常。

应对:立即抑制宫缩,尽快剖宫产,避免子宫破裂。

4.妊娠合并肝胆疾病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以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可伴右上腹隐痛,血清胆汁酸升高,可能导致胎儿窘迫、死胎。需及时住院监测,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

急性脂肪肝:罕见但凶险,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黄疸,病情进展迅速,可引发肝衰竭、肾衰竭,需紧急剖宫产并对症支持治疗。

四、特殊情况:不同孕期共有的“警示信号”

无论处于孕期哪个阶段,出现以下症状均需立即就医,切勿拖延:

1.剧烈腹痛:疼痛程度难以忍受,伴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等休克表现。

2.阴道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伴有血块。

3.胎心异常: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心监护显示胎心过快(>160次/分)或过慢(<110次/分)。

4.伴发高热或寒战:可能提示感染(如盆腔炎、泌尿系统感染),需及时抗炎治疗。

5.其他系统严重症状:如头痛、视力模糊(警惕妊娠期高血压)、呼吸困难(警惕肺栓塞)等。

五、如何预防孕期腹痛?日常护理要点

虽然部分腹痛无法完全避免,但通过以下措施可降低风险:

1.定期产检:按时进行超声、胎心监护等检查,及时发现胎盘异常、胎儿发育问题等。

2.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孕妇需严格管理血压、血糖,降低胎盘早剥等并发症风险。

3.避免腹部外伤:孕中晚期避免撞击腹部,乘坐交通工具时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横跨大腿根部,避免压迫腹部)。

4.合理饮食与运动:避免暴饮暴食,预防消化系统疾病;适当散步,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

5.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预防生殖道感染。

结语:警惕腹痛背后的“轻重缓急”

孕期腹痛如同身体发出的“安全警示灯”,生理性腹痛通常温和且短暂,而病理性腹痛往往伴随其他异常症状,需迅速响应。作为准妈妈,不必过度焦虑,但需牢记:任何持续、剧烈或伴随出血、胎心异常的腹痛,都是需要立即就医的信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才能最大限度保障自己和宝宝的安全,让这段孕育之旅平安顺遂。

(郭瑞兰 河南省范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