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疼痛管理不将就:创伤骨科患者缓解术后疼痛的正确方法

2023-03-17 19:2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创伤骨科手术是治疗各种骨骼损伤和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本身带来的创伤往往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影响其心理状态,延缓康复进程,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缓解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是临床医疗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术后疼痛产生的原因

创伤骨科手术后的疼痛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手术过程中的切开、穿刺、钻孔等操作,会对软组织、神经和血管造成损伤,引发疼痛。同时,手术创伤还会引起炎症反应,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刺激神经末梢,进一步加重疼痛。此外,麻醉药物的副作用和代谢产物也可能在术后引起疼痛。

二、术后疼痛的危害

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疼痛会导致患者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康复效果。其次,疼痛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增加心血管负担,对于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风险更大。此外,长期疼痛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降低生活质量,使患者难以正常参与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

三、缓解术后疼痛的正确方法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骨科术后疼痛管理的常用方法。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具有消炎、止痛和退热的作用,能有效地减轻手术后的疼痛和炎症反应。常用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有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洛索洛芬钠、依托考昔、塞来昔布等。患者需要根据胃肠道情况、个人体质是否过敏进行选择,并根据疼痛程度确定疗程,一般1-2周为宜。但需要注意的是,阿片类药物易产生依赖性和耐受性,需慎重使用,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二)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在骨科术后疼痛管理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1.冷敷:在术后初期,可以使用毛巾包裹冰块对局部进行冷敷,能够起到镇痛的作用,并且还可以减少渗出,预防伤口肿胀。

2.热敷:超过24小时以后,可以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对伤口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伤口肿胀和疼痛。

3.按摩: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轻轻按摩手术部位周围的肌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4.针灸: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针灸治疗在某些骨科术后疼痛管理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但需要由有经验的针灸师进行操作。

(三)心理治疗

术后疼痛往往伴随着患者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进一步加重疼痛感。因此,心理治疗在骨科术后疼痛管理中同样不可忽视。

1.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减轻其心理负担,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例如,帮助患者认识到疼痛是术后的一种正常反应,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和自我调节,缓解疼痛带来的焦虑和恐惧。

2.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疼痛对睡眠和生活的影响。患者可以在安静的环境中,闭上眼睛,慢慢地深呼吸,专注于呼吸的节奏,排除杂念,达到身心放松的状态。

(四)非药物治疗

1.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是骨科术后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康复锻炼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康复锻炼应遵循个性化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手术情况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例如,对于骨折手术后的患者,早期可以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后期逐渐进行关节的活动度训练和负重训练。

2.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患者应创造有助于睡眠的环境,保持室内安静,选择适宜的温度以及合适的灯光,同时采取舒服的体位,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一些安神助眠的药物。在饮食方面,应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音乐疗法:音乐疗法通过听音乐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和疼痛感。患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舒缓音乐,在安静的环境中聆听,放松身心,减轻疼痛。

(五)多模式镇痛

多模式镇痛是指联合应用不同镇痛技术或作用机制不同的镇痛药,作用于疼痛传导通路的不同靶点,发挥镇痛的相加或协同作用,可使每种药物的剂量减少,副作用相应减轻。这是目前术后镇痛,尤其是中等以上手术镇痛的基础。常采用的方法包括超声引导下的外周神经阻滞与伤口局麻药浸润复合;外周神经阻滞和(或)伤口局麻药浸润+对乙酰氨基酚;外周神经阻滞和(或)伤口局麻药浸润+NSAIDs药物或阿片类药物或其他药物;全身使用(静脉或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和(或)NSAIDs药物和阿片类药物及其他类药物的组合。

四、总结

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生、护士和患者共同配合完成。通过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心理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多模式镇痛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提高生活质量,加速康复进程。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疼痛程度,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并持续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疼痛管理效果。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治疗,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锻炼和生活方式调整,共同促进身体的恢复。

(赵晓晶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创伤骨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