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糖尿病用药陷阱:二甲双胍伤肾?这4个谣言别再信!

2024-06-13 19:0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6261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超 1 亿,且仍呈上升趋势。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不仅可能影响血糖的控制,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本文将揭开糖尿病用药中的一些常见谣言,尤其是关于二甲双胍伤肾这一广泛流传的说法,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糖尿病用药。​

谣言一:二甲双胍伤肾​

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用药,在控制血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民间却一直盛传二甲双胍有肾损害作用,这是真的吗?实际上,二甲双胍本身并不损害肾脏。肾脏作为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许多化学物质、药物或者代谢废物都要随血液流经肾脏,所以肾脏确实特别容易受到药物及化学物质的 “攻击” 而 “受伤”。此外,肾功能减退后,一些药物及代谢废物的排泄障碍,药物及代谢废物容易在体内蓄积而引发其他问题。​

药物和肾脏的关系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肾脏影响药物的排泄,肾功能下降后,会影响一些药物的代谢与排泄,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和中毒;另一方面,药物损害肾脏,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直接或通过诱发自身免疫而损害肾脏。但二甲双胍是个例外,它通过增加肌肉、肝脏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糖原分解、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等机制来控制血糖。二甲双胍以原形从肾脏排泄,其清除率是肌酐的 3.5 倍,本身对肾脏没有损害作用,而且从来也没有二甲双胍损害肾脏的报道。但是,肾功能明显减退后会造成二甲双胍在体内的蓄积,某种情况下可能使乳酸酸中毒的风险增加,尽管这个风险实际上是极低的。所以,不是二甲双胍损害肾脏,而是严重肾功能减退后影响二甲双胍的排泄。​虽然二甲双胍对肾脏没有损害作用,但二甲双胍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除了严重的肾功能衰竭之外,下列情况也禁止使用二甲双胍:能够导致组织缺氧的急慢性疾病,比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严重感染、组织缺氧等;脱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休克、哺乳期等;增强或造影检查时,因为二甲双胍容易导致造影剂的排泄受阻,从而使造影剂肾病的风险增加,因此做这些检查前需要停用二甲双胍,待造影剂排出后则可以恢复使用。​

谣言二:盲目跟风用药​

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糖友看到邻居或朋友服用某种药物后血糖降下来了,就盲目跟风购买相同药物。这种做法其实非常危险,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不同,适合的药物也不同。糖尿病分为 1 型糖尿病和 2 型糖尿病等不同类型,1 型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 β 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通常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而 2 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治疗药物种类繁多,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α- 糖苷酶抑制剂等,每种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适用人群都有所差异。盲目用药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甚至引发药物副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医嘱用药,不要擅自更改药物种类和剂量。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血糖水平、肝肾功能、有无并发症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为患者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谣言三:轻信 “神药” 和保健品​

在市场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声称能治愈糖尿病的 “神药” 和保健品。这些产品往往打着 “纯天然”“无副作用”“快速降糖” 等旗号,吸引了不少患者的目光。然而,这些产品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研究,效果不明确,甚至可能含有有害成分。有些患者轻信这些产品,甚至放弃正规药物治疗,导致病情恶化。事实上,糖尿病目前是一种无法根治的慢性疾病,治疗糖尿病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正规的药物。保健品不能代替药物,它们可能对血糖控制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绝不能替代正规的降糖药物。患者在选择保健品时,一定要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不要轻易相信那些夸大宣传的 “神药”,以免上当受骗,延误病情。​

谣言四:不定期监测血糖和调整用药​

许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按时服药就万事大吉,从而忽视了定期监测血糖和调整用药。然而,血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受到饮食、运动、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一顿高糖饮食可能会使血糖在短时间内大幅上升;剧烈运动后,血糖可能会有所下降;而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也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因此,定期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用药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只有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才能确保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测量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医生会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化,调整药物的剂量或种类。例如,如果患者的空腹血糖一直控制不佳,医生可能会考虑增加降糖药物的剂量,或者更换作用更强的药物;如果餐后血糖升高明显,可能会加用针对餐后血糖的药物,如 α- 糖苷酶抑制剂。所以,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能忽视血糖监测,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管理好血糖。​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药物治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需要结合饮食控制、适量运动以及定期监测等多方面综合管理。在用药过程中,患者一定要警惕这些常见的谣言和误区,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遵循医生的指导,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吕春芳 濮阳市中医医院 主管护师)

0
0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