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且容易反复发作,给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困扰。对于哮喘宝宝来说,家庭护理是控制病情、减少发作的关键环节。掌握科学有效的居家护理方法,能够帮助宝宝更好地管理哮喘,提高生活质量。
环境管理:打造“无敏”舒适空间
哮喘的发作与过敏原密切相关,因此,为哮喘宝宝打造一个“无敏”的居家环境至关重要。
室内要保持清洁,定期打扫房间,清除灰尘和螨虫。床单、被罩、枕套等贴身物品应每周用55℃以上的热水清洗一次,以有效杀灭尘螨。床垫可以使用防螨床罩进行包裹,减少尘螨滋生。地板应使用湿拖把清洁,避免扬尘。同时,要减少室内杂物的堆积,如毛绒玩具、地毯等,这些物品容易积聚灰尘和尘螨。
控制室内湿度也很关键。适宜的室内湿度应保持在40%-60%之间。湿度过高会促进霉菌生长,增加过敏原;湿度过低则会使呼吸道黏膜干燥,降低其防御功能。可以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来调节室内湿度,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细菌滋生。
避免室内吸烟是保护哮喘宝宝的重要措施。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哮喘症状。同时,要尽量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气味的清洁剂、香水、空气清新剂等,这些物质可能会引发宝宝哮喘发作。
在花粉季节,要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花粉。如果需要外出,应给宝宝佩戴口罩,减少花粉吸入。
饮食调理:为健康筑牢防线
合理的饮食对于哮喘宝宝的病情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哮喘宝宝应遵循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饮食原则。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诱发哮喘发作。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镁的食物。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气道炎症;维生素E有助于保护肺部组织;镁可以放松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症状。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坚果、绿叶蔬菜等都是这些营养素的良好来源。
对于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花生、海鲜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食用反应。如果宝宝在食用某种食物后出现咳嗽、喘息、皮疹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食物后避免再次摄入。
此外,要保证宝宝充足的水分摄入。充足的水分可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使其更容易排出,减少痰液粘稠度,缓解哮喘症状。建议宝宝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也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淡茶和清汤。
运动管理:适度锻炼增强体质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哮喘宝宝的体质,提高肺功能,但要注意运动方式和强度。
哮喘宝宝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游泳是一项非常适合哮喘宝宝的运动,因为水中的压力可以帮助扩张肺部,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同时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减少运动对关节的压力。但在游泳前,要确保宝宝已经进行了充分的热身,并且游泳池的水质清洁、温度适宜。
运动时要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强度和时间应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和病情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每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30分钟左右为宜,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宝宝的呼吸情况,如果出现喘息、咳嗽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让宝宝休息。
在寒冷、干燥的天气里,运动时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运动,或者在外出时佩戴口罩。
用药管理:精准用药控制病情
哮喘宝宝需要长期规律使用药物来控制病情,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帮助宝宝正确用药。
哮喘治疗药物主要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等,需要长期规律使用,以减轻气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用于急性发作时快速缓解症状。
家长要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确保药物能够准确到达宝宝的呼吸道。对于吸入性药物,要指导宝宝正确使用吸入装置,如使用压力定量气雾剂时,要让宝宝先摇匀药物,然后深吸气,同时按下喷药按钮,吸气后屏气数秒,再缓慢呼气。
要定期带宝宝去医院复诊,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医生会根据宝宝的肺功能检查结果、症状控制情况等因素,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家长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症状监测:及时察觉病情变化
家长要密切观察哮喘宝宝的症状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发作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
要留意宝宝是否出现咳嗽、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以及症状的频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可以使用峰流速仪定期监测宝宝的肺功能,记录峰流速值的变化。如果峰流速值较平时下降20%以上,可能提示哮喘即将发作,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如增加控制药物的剂量或使用缓解药物。
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呼吸道感染的迹象,如发热、流涕、咽痛等。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哮喘发作的常见因素之一,一旦发现宝宝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心理支持:助力宝宝健康成长
哮喘宝宝可能会因为疾病的困扰而产生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家长要给予宝宝足够的心理支持。
要与宝宝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感受,让他们知道哮喘是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就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和学习。可以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向宝宝普及哮喘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哮喘的发作原因、治疗方法等,减轻对疾病的恐惧。
鼓励宝宝参加集体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信心。在宝宝参加活动时,要提前与老师和其他家长沟通,让他们了解宝宝的病情,以便在宝宝需要时给予帮助。
当宝宝出现情绪波动时,家长要给予理解和安慰,帮助他们调整情绪。可以带宝宝进行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画画、散步等,缓解紧张情绪。
预防发作:全方位降低风险
除了以上护理措施外,还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降低哮喘发作的风险。
要避免宝宝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霉菌等。定期清洁空调滤网,防止霉菌滋生;家中不宜饲养宠物,尤其是毛发较多的动物。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为宝宝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或过度出汗。在季节交替时,要注意给宝宝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宝宝的免疫力,增加哮喘发作的风险。
按照医生的建议,为宝宝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哮喘发作的诱因。
哮喘宝宝的居家护理需要家长从环境、饮食、运动、用药、症状监测、心理支持和预防发作等多个方面入手,给予宝宝全方位的照顾和关爱。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病情,减少发作次数,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
(李茜梅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呼吸科 副主任护师)